《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低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是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團隊的第11本年度報告。在本報告中,課題組詳細闡述了中國經濟實現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系統論證了低碳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推進低碳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低碳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低碳發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長遠看可增強人民幣硬實力與軟實力;但資源稟賦和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使我國的減排降碳任務尤為艱巨,短期減碳成本和中期轉型風險不容回避。報告強調轉型工作要抓住以下三個重點:一是構建全面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二是有序推進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低碳轉型,通過改革提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熟度和開放度,為未來爭取國際碳定價主導權奠定基礎;三是積極推動低碳發展的全球治理改革,為未來打造人民幣貨幣區創造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專注于貨幣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和新型專業智庫。
IMI長期聚焦于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宏觀經濟、金融監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領域,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天府金融指數報告》《金融機構國際化報告》《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宏觀經濟月度分析報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論和政策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IMI每年舉辦國際貨幣論壇、貨幣金融(青年)圓桌會議、大金融思想沙龍、麥金農大講壇、陶湘國際金融講堂、IMF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金融科技公開課等高層次系列論壇或講座數十場,形成了內參、要報、學術月刊、中英文周報等系列研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