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社會研究報告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報告系列)
定 價:¥42
中 教 價:¥24.36 (5.80折)促銷
庫 存 數: 9
叢 書 名: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報告系列
本報告聚焦于2020年初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治理。報告從多個層面展開:一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疫情心態網絡化的不確定風險與應對策略;二是從空間、治理等方面對疫情防控進行社會學理論分析;三是對疫情防控中的案例或典型事件進行社會學討論。本報告討論的主要話題或網絡案例包括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情感與技術治理、電商平臺的運作與影響、自媒體信息的引導與治理、志愿者精神的擴展、社會認同的建構等。報告從社會學多個視角出發,力圖通過敘議結合的方式,為讀者呈現一幅疫情防控的社會圖景,希望有助于人們認識疫情社會的發生與運行邏輯,進而為疫情防控治理提供有益的啟示。
劉少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網絡社會學、理論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近年承擔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出版《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變遷》《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擴展》《后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等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王建民,中央財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主要從事現代性與社會變遷、民國社會學思想、互聯網及其社會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流動的城鄉界線》(專著)、《網絡化時代的個人與社會》(專著)、《古典社會學理論》(譯著)、《社會學入門》(譯著)、《中國網絡社會研究報告》(副主編)等。在《社會》《社會學評論》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年度主題報告章 疫情心態網絡化的不確定風險與應對策略調查研究報告引 言一、疫情認知與疫情關注二、媒介使用、媒介信任與信息偏好三、疫情中的信任感與滿意度四、社會情緒與社會預期五、疫情蔓延中社會心態的網絡化六、疫情心態網絡化的問題與對策上篇 疫情防控的理論思考第二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空間策略及其帶來的思考引 言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空間實踐二、對新冠肺炎疫情空間防控的若干思考第三章 疫情防控中的空間阻隔與秩序再建引 言一、特殊的傳染病風險與空間阻隔二、空間阻隔背景下的社會生態三、風險應對不足下的秩序再建參考文獻第四章 突發疫情的應急反應與防治行為中的悖論引 言一、案例二、違法執法背后的行為邏輯三、如何認識特殊時期防治的方法四、防止悖論產生的解決辦法結 語第五章 疫情社會的社會學之思兼論社會學的感受力引 言一、疫情社會中的 常規與 非常規二、疫情社會非常規性的網絡傳導三、疫情社會的啟示:找回社會學的感受力四、培育社會學感受力的本土資源結 語參考文獻下篇 疫情防控的案例分析第六章 網絡社會中志愿精神的擴展和聚集: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快遞哥汪勇事跡為例引 言一、網絡社會中具有志愿精神的個體化行動脫穎而出二、志愿精神通過缺場交往和傳遞經驗在網絡空間迅速擴展三、基于志愿精神的信息權力促進了社會資源的網絡聚集結 語參考文獻第七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情感治理: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為例引 言一、社會治理的情感回歸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會情感問題三、邁向網絡社會的情感治理參考文獻第八章 公共危機治理中的技術向善: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實踐探索為例引言:技術向善何以可能一、精準與精細之間:以政府為主體的技術向善二、利益與公益之間:以市場為主體的技術向善三、互動與被互動之間:以社會為主體的技術向善結 語參考文獻第九章 電商平臺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景特征引 言一、疫情防控中電商平臺的應用場景與需求二、電商平臺參與疫情防控的全景特征三、全景防控中暴露的問題與應對方法結 語參考文獻第十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產出型自媒體亂象與引導路徑引 言一、疫情背景下日漸活躍的產出型自媒體二、產出型自媒體亂象及其影響三、疫情防控中產出型自媒體亂象之引導路徑結 語參考文獻第十一章 社會認同的多重建構:青島外國人插隊事件中的 外國人形象引 言一、有 優先權的外國人二、外國人的插隊與 插隊的外國人三、辱華的外國人結 語參考文獻附錄 1 新冠肺炎疫情中居民社會心態網絡調查問卷附錄 2 20192020 年度重要網絡社會事件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