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電視劇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大眾、最流行、最具有意識形態形塑能力、
最能體現社會文化—心理普遍性的文化形態。其中,以表現家庭矛盾、
家庭沖突、家庭救贖為特點的家庭倫理劇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
類劇,以一種“現實主義”的表象,把創作者和觀眾對現實的想象和
期許,逼真地演化為角色和角色關系,再生產著由各種權力所編織的
社會關系。而在這些復雜的社會關系中,被想象、被虛構、被設置的
女性形象則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這一直是女性主義學者們特別關注
的對象,更是具有女性身份的女性主義學者所感同身受的話題。這也
是楊慧博士這本《社會變遷與性別呈現
:中國當代家庭倫理劇女性形
象研究》的研究主題。
本書從
1990年代的《渴望》開始,系統梳理了三十年中國的家庭
倫理電視劇,它們大多數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正因為耳熟能詳,
所以成為這一階段女性形象的主流表達。這三十年是中國電視劇的黃金
年代,也是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女性被物化越來越明顯的年代,再加上傳
統文化復歸帶來的“三從四德”的悄然復活,這些電視劇中的女性形象
必然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甚至會復雜得令人困惑。與新文化時期
的子君、繁漪、莎菲、祥林嫂不同,也與新中國藝術中的林道靜、吳瓊
序
花、白毛女、江姐、李雙雙、女籃五號不同,在劉慧芳以及眾多當代中
國電視劇中的女性形象中,呈現出前后變化而又錯綜復雜的后新時期的
文化語境。正如楊慧在書中所說:“中國敘事文化空前的大眾化和消費
化,在新的社會、文化、藝術、經濟的語境下,中國電視劇尤其是家庭
倫理電視劇成為了對女性書寫的一個典型樣本。”
家庭倫理劇的主要故事往往圍繞著夫妻、婆媳、婚姻、代際等與女
性休戚相關的話題展開,而且還有眾多的女性創作者(特別是編劇)參
與其中,但其觀眾不僅包括女性,而且也有許多男性受眾。這些作品在
性別表達和書寫中,傳達什么,如何傳達,對女性的兩性、家庭、社會
關系的地位和理解,為誰傳達,傳達的驅動力是什么……這些肯定都是
富有意義的電視學的學術話題,同時也是富有挑戰的社會學話題。相信
本書在這方面會給我們的研究開墾一塊新的田地。
正如作者所言,本書回答的主要是四個問題:第一,整體而論,
家庭倫理劇中的女性形象,結合我國敘事文本中女性形象的歷史看
來,有怎樣的歷時性變化,形成了怎樣的共時性結構?第二,作為一
個以女性故事為主題、以女性形象為核心的電視劇類型,在對于女
性的塑造以及對性別關系的呈現中,家庭倫理劇是否有新的重點和
模式,如果有,新的重點和模式又是什么?第三,在一個“女性制
作、為女性制作、關于女性”的“女性劇”中,與女性形象密不可分
甚至成為對照的男性形象有怎樣的塑造變化,其對于女性形象的塑造
有何意義?第四,這些形象和書寫的變化背后的文化意涵為何,女性
主體性、女性意識等命題的建構在這些大眾文化敘事中是否有所突
破、有所完成,女性形象的書寫對社會問題與矛盾又有著怎樣的想象
性解決,而上述種種又揭示了女性敘事及女性解放在新語境下面對著
怎樣的困境、承擔著怎樣的意義?當然,我以為,所有這些學術性的
關懷,體現的都是作者對于女性身份、女性命運、女性解放的認知
和關切。正因為有了一種關切的態度,本書的寫作風格在嚴謹的學
術話語中包含了溫暖和情懷,讀起來可能會更加容易產生情感上的
共鳴。
家庭倫理劇數量很多,本書在繁復的文本中,尋找到其中的表達脈
理,發現其中的結構關系,揭示出其中的性別權力,發現其中的文化癥
候,工作的難度和強度都是顯而易見的。也正因為如此,本書具有更多
的開拓性的意義,為電視劇的文化研究開啟了新的視角,為女性研究提
供了新的樣本,為大眾文化的認知填補了一個新的空間。
楊慧是我曾經在清華大學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新聞傳播學院的博
士論文,選擇做文化研究方向的越來越少,更多的人愿意選擇傾向于
實證的研究方法。而文化研究所需要的批判意識、人文素質、理論
修養、社會認知、互文本參照以及思辨強度、思想銳度等,反倒讓
許多青年人望而卻步。掌握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但是人類借助于
思想積累和現實觀察所產生的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在今天越來越
功利化的社會語境中,自有其特殊的意義。所以,對楊慧女士的研
究,我是支持和贊賞的,而她本人的勤奮、好學、敏思,也成就了
這部著作。
說來也巧,我到清華指導的第一位博士吳菁,博士論文《消費文
化時代的性別想象:當代中國影視流行劇中的女性呈現模式》,也是
女性主義視角。那時她常常善意地批評我無意識中透露出某些男權意
識,第一次讓我感受到青年女性學者在爭取性別平等時的敏感和敏
銳。楊慧似乎沒有表現得那么犀利,但也許這種溫和也是另一種改良
的力量。這種溫和性,也體現在本書的態度中,讀起來也許會有更多
的對話感。總而言之,數千年的性別建構,如何認知、如何重建,的
序IX
確是一個男女性都需要重視的共同話題,電視劇為我們提供了一面鏡
子,而青年學者的研究則為我們提供了解碼鏡像的方式。感興趣的讀者
不妨一讀。
尹鴻
2020年
6月
16日于清華大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001
一、電視劇:當代中國第一敘事藝術 ............................................. 002
二、家庭倫理劇:家庭敘事的藝術傳統與女性形象的
時代舞臺....................................................................................... 005
三、中國家庭倫理劇的研究現狀 ...................................................... 011
四、敘事文本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現狀............................................... 016
五、本書的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023
第二章 中國歷史文化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028
一、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028
二、近現代敘事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038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敘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 045
四、小結 ............................................................................................... 054
第三章 不破不立:男女二元等級對立敘事的消解
..............
057
一、“上帝死了?”:當代家庭倫理劇中的男性形象 .................... 058
二、“娜拉走后怎樣”:多元文化夾縫中的女性主體 ..................... 067
三、家庭倫理劇中女性形象的新二元結構呈現 ............................. 077
四、小結 ............................................................................................... 081
第四章 姐妹情誼:現代“女書”的鏡像與空洞
................
083
一、雙重抹殺:被忽略的姐妹情誼 ................................................. 083
二、側耳傾聽:家庭倫理劇中的姐妹情誼
..................................... 085
三、疑慮與未完成:姐妹情誼的缺陷和不足
................................ 095
四、小結 ............................................................................................... 101
第五章 婆媳矛盾:規訓與引導的時代變奏
....................
103
一、東方特色的婆媳關系與時代變遷 ............................................. 103
二、婆媳形象本體論:
20年的東風西風之爭 ............................... 106
三、婆媳關系延伸論:敘事沖突升級與婆媳劇類型化 ................ 113
四、小結 .............................................................................................. 125
第六章 婚外戀與第三者:女性戰場與男性欲望
................
127
一、婚戀觀念的變遷和第三者形象的“解禁”.............................. 127
二、從精神依附到物質依附:第三者的形象蛻變 ......................... 131
三、喪失名字的女神:作為“受害者”和“被告”的
妻子形象 ...................................................................................... 137
四、被文本赦免的男性欲望 .............................................................. 141
五、小結 .............................................................................................. 143
第七章 結論:社會變遷與性別呈現
..........................
145
一、女性形象:固有的家庭故事與流變的二元結構 .................... 145
二、男性“免名”:女性二元對立關系的意識形態 ...................... 149
三、“消費自我”:女性主體性的再度失落
..................................... 152
參考文獻...................................................155
附錄 中國當代家庭倫理劇主要作品一覽(1990—2014)..........165
后記.......................................................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