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勃·游弋的謎語這個展覽所營造的是一個結合藝術家作品主題中西方眾神的對話以及生命體內觀來布展空間,一系列的神像繪畫與空間結合讓觀者領略到眾神的陣列,而有關器官與符號的繪畫及手稿的匯集又讓觀者似乎走進了生命體內部的叢林。盡管這是一個以繪畫和雕塑為主體的展覽,但它們是被當作一個整體的項目來進行的,創作和展示本身是一體的,而不是讓空間僅僅作為作品展示的白盒子。而該書作為該次展覽展場空間布局的其中一個元素,將會讓藝術愛好者、藝術家與相關專業人士,在參觀展覽的同時,更進一步理解與體會到高端展場立體空間融合布局所帶來的視覺享受及心靈震撼,同時更深入貼近藝術家及其創作理念,使觀者與作品的聯系得到更緊密的融合,同時也是圖書與展場空間相結合的新的探索與嘗試。
范勃,1966年生于天津,本科、碩士、博士先后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廣州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屆國家重大題材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
胡斌,出生于湖南長沙。本科、碩士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博士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曾在廣東美術館編輯部、廣州三年展辦公室、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工作。現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教授。專注的研究方向有中國革命美術史、中國現當代藝術展覽史,長期從事當代藝術的批評與策展。近年策劃和合作策劃的主要展覽有:機構生產廣州青年當代藝術生態考察(廣東美術館)、場域的毛細管2016珠三角藝術單位觀察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觀看的立場:王肇民、郭紹綱、馮健辛與新中國藝術造型的探索(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心曲人間:黃新波藝術研究展(北京畫院美術館)、時間的狂喜:重塑認知的媒介(深圳何香凝美術館)、人中奇逸李鐵夫藝術精品展(北京畫院美術館)、熱煙流2019珠三角藝術單位觀察展(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等,展覽曾獲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秀項目、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著有《視覺的改造:20 世紀中國美術的切面解讀》《何以代表中國:中國在世博會上的展示與國家形象的呈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