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選題是指導打工者如何在企業成長并最終實現自己夢想的勵志之作。《企業我就是主人》共分七章講述了打工者的心態分析、定位分析、合作的本質、角色的轉變、合作的三重境界和如何成為長期甚至永久的合作伙伴。語言流暢,可讀性強。
《企業我就是主人》是一本關于企業員工對自身身份進行定位的書,你完全可以達到你理想中的工作狀態。作者寫《企業我就是主人》的目的,正是通過這《企業我就是主人》對你的事業,甚至你的人生的方向方面、在你的心理上有個簡單而又深刻的調整。
彩虹絢麗皆因每種顏色相稱相映;夜空絢爛皆因每顆恒星耗盡自身能量,發出永恒之光;綠草如茵皆緣于每棵小草吸霜飲露破土而出。同樣,人生之所以豐富多彩,是由于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對于自己在人生中分分秒秒地選擇、行動與總結,進而做出下一個選擇。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是不同的,正如電視劇中的主人公一樣,各有各的歸宿。但有一點又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要經歷事業與生活的并存與并行。對于一些企業家老板來說,他們雖已年至耄耋卻依然為自己的事業殫精竭慮;對于一些政治領袖來說,他們有的雖已垂垂老矣,卻還要為國家的大事勞心費神。然而,對于在一個國家人口總數中占據絕大部分比例并且能夠持續地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工薪階層來說,他們卻是有著自己的工作年限。雖然他們不可能稱為社會精英,不可能成為上層的領袖人物,但不可否認的是,領袖人物之所以稱之為領袖人物,正是由于他們影響了并成功地帶領了這部分人向著他所指定的方向前進。沒有了配角、群眾演員,劇本哪怕再精彩、主角演技哪怕再精湛,也不可能成為完整甚至完美的影視作品。更何況是存在于我們周圍處處可見、形形色色的工商業組織——企業呢?
沒有了綠葉的紅花,盡顯凄美而孤獨;沒有了魚兒的春水,水面平滑如鏡,毫無生氣,只不過是一潭死水而已。當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對主人公歌功頌德、大贊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時,當越來越多的商業作品對所謂的帶有無數“光環”的“著名”企業家進行零距離采訪進而期待讀者頂禮膜拜時,很多人逐漸忘記了早已被歷史證明無數次的真理——歷史不是某個人推動的,而是由大眾推動其滾滾向前發展的。根據這一歷史定律,紅花的美艷、春水的銷魂也是由于眾多綠葉、不知名的魚兒的襯托才顯得如此地令人賞心悅目。同樣的,某個人的光環如此光芒四射也正是因為眾人的幫助才使他成為了這樣的人。這部分甘當綠葉、魚兒、“配角”、“群眾演員”的人不是精英,卻造就了精英。這才是值得我們歌功頌德的人,這才是值得我們頂禮膜拜的人。所以,當你抬頭仰望一棟大廈的雄偉壯觀而發出嘆為觀止的嘖嘖稱贊時,還請你低頭對埋在你腳下永不見天日的大廈基礎表示最為真誠的欽佩與敬重。
基于上述觀念,所以我決心撰寫一本關于這樣一群人的書。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號召大家尊重這群人,提升大家對這群人的關注度,更重要的是從我自身的角度去幫助這群人。我真誠地希望這部分人能夠在本書的幫助下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讓自己在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與公司(雇主)的關系、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合作關系等源頭方面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讓他們走向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閃光的人生之路。
剛才我說過,雖然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是,針對絕大多數正常人來講,每天按時上下班的生活形態,正是貫穿于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小時候開始,家長就這樣教育我們:“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所以,我們小時候的目標就是做名好員工,也就是好的打工者(卻很少教育我們做一名優秀的老板)。所以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地追求學習成績,就是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卻渾然不知的是:找到好工作與做好工作不是一回事。
當我們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有著自己的驕傲,也有著一定的惶恐和迷茫。驕傲的是我們是從名牌大學畢業,相對于那些沒有進入大學,甚至連高中都沒畢業的那些人來講,我們算是起點比較高的,可以說是贏在了起跑線上,惶恐的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我們感到了自身的渺小,更感到了自己那種對環境的生疏、迷茫與無奈……唯一清晰的,只有一點:做一名合格或者優秀的打工者。這是我們從小時候起,父母教育我們的,也是他們不遺余力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方式告訴我們的。
世界是動態變化的。這種動態只有兩種體現方式:改變與重復。我們需要的是改變,需要的是發展式的改變。這里的發展式的改變,從根本上講,正是我們自身的改變。“打鐵還需自身硬”,當我們懷著對人生夢想負責的態度朝著人生未來的方向前進時,我們必須不斷地自我提升。這里的“自我提升”正是對工作方式、工作心態、工作質量等方面要求的提高。這是我們所需要做到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話:“我們只能朝著我們認可的方向前進。”在這里,“打工者”既是我們自身身份的認可,更成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因為我們從小就這樣被教育)。我們的最高目標就是做一名優秀的打工者。僅此而已。正因為對其有著信徒般的強烈信仰與追求,所以,我們真正成為這樣的人。
然而,真正的員工,并非打工者,且看他們的表現:他們時時占據主動,事事占據主動,總是以飽滿的熱情去面對、迎接、擁抱挑戰,進而暢快淋漓地享受著挑戰中的刺激。他們將征服困難視為最大的樂趣。他們猶如孩子做拼圖游戲一樣,整個過程中興致勃勃,等最后拼圖成功了手舞足蹈。他們充滿了正能量,無論任何事情都會盡職盡責、不遺余力。他們最大的快樂不在于獲取了多少收入,而在于證明了自身價值的存在。他們有種急切發揮自身能力的渴望與激情,進而在工作中盡情地揮灑出來。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很多員工雖然工作非常忙碌,但是整個人的精氣神卻時時蓬勃旺盛,性格樂觀開朗,狀態意氣風發。
這樣的員工,無論碰到什么人,都給人一種充滿正氣、能量、活力的感覺。無論談論什么,哪怕是毫不沾邊的花邊新聞,他都會用正面的語氣去看待、去欣賞、去評論。你或許會驚訝于他對事物的見解之深刻,你或許會驚訝于他對世事的洞察之深邃,但有一點我相信你會更驚訝:他時時刻刻都充滿了正能量,時時刻刻都處在陽光、包容、欣賞、尊重、理解、支持、信任等狀態中。他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他是公司的頂梁柱、開心果,更是團隊的領導者、靈魂人物。他不介意別人怎么看自己,而介意自己看他人是否片面?是否正面?他以包容的心態包容一切,以欣賞的眼光欣賞一切。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身上有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吸引力、凝聚力,他總是讓人忍不住去接近、去交往、去追捧、去跟隨。
這樣的員工正是本書的靈魂——“合作伙伴”。在我看來,惟有認識、理解、信奉和秉承于這種合作關系,才能擁有這樣的心態、這樣的狀態。
如今,書店、網店上有著無數種談管理、談營銷、談資本的書籍。不可否認,有部分書籍是非常精彩的,很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閱讀學習。但是,這些書籍有個共同點——站在企業家的角度談如何進行管理員工,站在企業家的角度談如何進行產品營銷,站在企業家的角度談如何進行資本運作,卻很少有人站在員工自身的角度去談管理、談合作。他們似乎忘記了,沖在第一線、沖在最底層的正是作為主體、作為中堅的眾多員工,而非老板。特別是某些書籍不是站在企業主體利益、企業主體追求和企業主體人生價值觀的角度加以論述,而往往是居高臨下、高談闊論、盛氣凌人、脫離實際,它脫離了企業的根基、重點與原動力,脫離了企業生存不可或缺的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試問:這樣的書籍對于企業的發展到底能有多少指導意義?對于這樣的書籍,我個人認為,它僅有隔靴搔癢之能、本末倒置之嫌、南轅北轍之虞,而毫無指點迷津之功、對癥下藥之效。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下決心撰寫一本這樣的書籍:一本適合企業員工看的書、一本關于企業員工對自身身份進行定位的書。
我不曉得你購買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正是通過這本書對你的事業,甚至你的人生的方向方面、在你的心理上有個簡單而又深刻的調整。我會讓你非常清晰而全面地了解到:“你為什么是現在這個狀態?”我更讓你徹底地明白:“你完全可以達到你理想中的工作狀態。”我相信,這對于實現你自己的人生夢想,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和價值。接下來,請翻開第一章,從第一章讀起,在閱讀的時候,好好回想自己曾經的作為,想象一下,對照我在下面所闡述的七大章內容,你自己還能夠做些什么。
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這段深刻、快樂而又真正能改變你人生軌跡的“旅程”吧。
第一章 打工者心態與心態分析
第一種、自信產生的積極性
第二種、擔當產生的責任性
第三種、激情產生的靈活性
第四種、感恩產生的平和性
第五種、付出產生的共贏性
第六種、欣賞產生的歸屬性
第七種、努力產生的可能性
第二章 打工的“定位”與“定位分析”
一、正當定位
二、定位分析
第三章 合作的“本質”:共贏
第一、合作會產生責任感
第二、合作會產生忠誠感
第三、合作會產生認同感
第四、合作會產生歸屬感
第五、合作會產生成就感
第六、合作的心態會讓你成為什么人
第四章 消除“打工者”,你我都是合作伙伴
一、夢想、工作與合作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存在形式
二、做己、做人、做事
第四章 總結
第五章 角色轉變的“得”與“失”
一、利益的獲取(工作)方式轉變
二、心態的轉變
第六章 合作的三重境界
一、工作環節之間因其流程而合作,即:“配合”
二、超出工作范圍,通過主動、熱情的求教與學習,開始熟悉其他工作環節
三、真正意義上的團隊
第七章 如何成為長期甚至永久“合作伙伴”
短期合作伙伴
中期合作伙伴
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永久合作伙伴關系
七大章節的關系
《企業我就是主人》:
第一章 打工者心態與心態分析
“‘我’是我一切的源頭。”這句話意味著你所擁有的一切,所遭遇的一切,無一不是你自己吸引來的。你必須對你所擁有的、遭遇的一切負責。你的價值觀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在這方向上,必然有著附著在這個方向上的各種各樣的艱難與困惑。當你面對這些艱難與困惑時,性格、天賦、思想等方面的優勢恰恰是這些艱難與困惑的“克星”。因此,你在爭斗中占據了上風,進而獲得你所擁有的一切。究其原因,這正是你當初的選擇所決定的。
因此,無論你的決定如何、行為如何、收獲如何,都是由你自身決定的,確切地說是由你的價值觀、性格思想等綜合因素決定的。價值觀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性格思想決定了你在這個方向上每一次的選擇。所以,現在的你正是以往的你思想積累的結果。而在眾多思想中,最重要的,正是心態。
態度決定一切。你對某件事持有這樣的態度,將決定你做這件事的結果。嚴謹高效、認真而又嚴肅的心態必然會帶來與之相匹配的行為,進而產生相匹配的結果。所以,心態決定了行為,行為決定了結果。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什么樣的心態,所以才有什么樣的結果。
那么,對于企業員工來說,最重要的心態有哪些呢?這些心態對我們又有什么樣的影響呢?接下來的內容我會很清晰而完整地解答你這些問題。
第一種、自信產生的積極性
什么是自信?自信的意思是我相信“我能夠成功做成我想做的每件事”的感覺。自信意味著“對于我所想做的任何事情,我百分百都可以圓滿完成時”對自己的信任。
自信分為兩種:絕對自信與相對自信。這兩種自信是根據能力而來的。即:能力也相應地分為絕對能力與相對能力。
何謂絕對能力?所謂絕對能力指的是整個事情的操作過程完全是由我掌控的,在整個過程中所有因素都是我能夠百分百掌控的,不存在變量。比如說,我們吃飯、休息、走路等等。這類事情從發生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任何環節都由我們自己掌控,所以我們有著百分百的信心完成。我們對這類事情有著百分百的絕對自信。
但是,更多的事情卻不屬于這類簡單的范疇之內。比如說我們一年賺取一百萬元。這樣的事情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絕對能力范圍。因為單靠我們個人去做,無論如何都賺不到一百萬元。但是,如果我們可以與他人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我們就能夠賺到一百萬。此時,它進入了我們相對能力范圍之內。
何謂相對能力?所謂相對能力指的是在整個團隊運作發展的過程中,我雖然無法百分百自己做到,但是我可以與他人合作,讓他人去做我無法做到的那部分工作,而我只要做好我能夠做到的本職工作就夠了,然后根據合作的模式猶如拼圖般對接、拼裝,直至最后完成這項工作。在整個過程中,其他人以及任何突發狀況都是變量,不穩定,所以,我只能充分發揮自身這部分作用,讓自己在屬于自己這個環節上不出現差錯。這就是相對能力。
如果你百分百相信你能夠賺取一百萬元,而你只能發揮部分作用,還存在不可預知的變量,但是你很自信自己在做好自己這部分工作的同時,能夠影響到不可預知的變量按照你的設想去前進。那么,這種自信就是相對自信。
絕對自信任何人都有.這里不再贅述。難得的是相對自信。本書中,自信指的就是相對自信。
為什么自信能夠產生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