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國效應、分工經濟和國家之間收入差距的研究”(15BJL072)的最終成果。人口規模和國土面積是大國兩個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從兩個自然特征出發可推導出“大國效應”是否存在和存在的條件。本書采用非對稱的空間一般均衡模型對大國特征影響國家之間收入差距的機理進行研究,采用動態面板數據對結論進行檢驗,并運用擴展的大國效應模型對“李約瑟之謎”進行解釋。研究結果表明,人口規模對國家之間人均收入差距的影響呈倒U型關系。在土地和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若大國人口規模偏大,該國人均實際收入高于小國。如果其人口規模超出某一門檻值,該國喪失大國優勢。考慮到現實中許多人口大國正好是窮國,我們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試圖發現各種限制大國經濟發展的因素。只有發現了各種大國發展的限制因素,我們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大國經濟發展的難題。
經濟學博士,廣州大學副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大國經濟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近幾年內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湖南省教育廳規劃項目課題1項。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中國軟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文獻綜述
第三節研究內容
第四節研究目標、方法和思路
第五節創新之處
第二章大國經濟理論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相關領域早期研究方法的述評與可借鑒之處
第二節大國經濟理論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大國特征影響國家貧富差距的機理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大國效應模型的設定與求解
第三節大國效應的存在性
第四節大國效應存在的條件
第五節制約大國效應發揮作用的非對稱因素
第六節結論
第四章大國的要素結構陷阱和結構轉型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模型的設定和求解
第三節數值模擬與結果分析
第四節結論
第五章用大國效應模型解釋“李約瑟之謎”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模型的設定與求解
第三節數值解的結果分析
第四節對“李約瑟之謎”的解釋
第五節對當代中國經濟奇跡的解釋
第六節結論
第六章大國效應理論的經驗分析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論分析
第三節經驗研究
第四節結論
第七章結論和啟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