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001 序(1999)(張一兵)
001 第一章 物化和異化
001 一、 盧卡奇關于物化問題的基本思想
005 二、 馬克思的物化和異化理論
023 三、 關于經濟規律和歷史規律
028 第二章 自在之物與歷史客體
028 一、 自在之物和二律背反
042 二、 辯證法與歷史
055 三、 社會與自然
066 第三章 總體性與辯證法
066 一、 問題的提出
072 二、 總體性思維是德國古典哲學發展的內在趨勢
076 三、 辯證法的總體性是正確的認識方法
081 四、 盧卡奇總體性觀點的基本思路和哲學傾向
086 五、 馬克思的總體性思想
096 第四章 理論與實踐:歷史前提與人本主義基調
096 一、 理論和實踐范疇的界定
104 二、 反映論使思維與存在的二重化在理論上具體化了
109 三、 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歷史前提和方法論原則
115 四、 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黑格爾式的思辨與人本主義基調
127 第五章 歷史中的主體性問題
127 一、 歷史的主體及其范域
140 二、 盧卡奇對康德、黑格爾主體性思想的批評
153 三、 盧卡奇關于主體性問題的觀點和馬克思哲學的關系
169 第六章 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的一般前提和方法
169 一、 寫作《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的緣由
179 二、 盧卡奇的社會存在概念
192 三、 社會存在本體論的理論和方法
204 四、 社會存在本體論中的哲學基本問題
221 第七章 勞動模式論
221 一、 作為目的論設定的勞動
228 二、 作為社會實踐模式的勞動
235 三、 在勞動中形成的主客體關系
237 四、 對盧卡奇勞動本體論的哲學分析
256 五、 勞動中的主客體關系問題
260 六、 目的和手段的辯證法
265 七、 勞動中的選擇與規定
272 第八章社會性與合類性
272 一、 勞動的合類性
284 二、 社會化與合類性
295 三、 個性與合類性
303 四、 類與社會:馬克思的概念轉換
311 五、 類與社會:方法論的對立
321 第九章 異化問題:從《歷史與階級意識》到《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
321 一、 盧卡奇前期異化理論之特點
324 二、 《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中的思想轉換
332 三、 后期盧卡奇異化理論的一般特征
341 第十章 異化問題:日常生活和意識形態的異化
341 一、 異化表現的二重性:經濟異化與觀念異化
349 二、 日常生活:宗教異化的本體論根據
357 三、 存在與應該:意識形態的兩種作用方式
364 四、 異化和對異化的抗爭(上):自在合類性和自為合類性
372 五、 異化和對異化的抗爭(下):局部性的個人和完整個性的個人
381 六、 異化的當代形式:對日常生活的普遍控制
385 七、 盧卡奇與馬克思異化觀的異同
394 第十一章 存在與價值
394 一、 價值哲學:從康德、馬克思到盧卡奇
412 二、 價值系統與價值評估
431 參考文獻
434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