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申運河所經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研究
定 價:¥158
中 教 價:¥94.80 (6.00折)
庫 存 數: 0
本書以蕪申運河沿線新石器時代環境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為主線,以環境考古學理論方法為指導,以前期環境考古學領域公認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集成應用GIS空間分析、遙感解譯、歷史文獻解讀等方法手段,系統梳理了研究區史前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演繹、人類遺址及出土器物的數目及分布,進而揭示其過去人地關系圖景,提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的保護策略,實施運河沿線博物館和專項旅游線路規劃,力爭為深入挖掘運河沿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為振興區域文化旅游、為促進長三角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理論基礎。
教授、博導,南京大學區域環境演變研究所所長。曾參加中國第五次南極考察,從事長江流域環境考古、環境演變和丹霞地貌以及第四紀地質的科研和教學。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項)、高校博士點基金3項、江蘇省教育廳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重點基金1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基金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2項、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