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晚近以來我國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刑法立法,刑法前置化已然成為共同的趨勢和潮流。作為現代刑法預防走向的重要環節,刑法前置化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其一方面有助于預防危險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另一方面又隱藏著因過度干涉公民自由而導致現代法治國刑法原則崩塌之危險。因此,極有必要在正視刑法前置化發展趨勢的同時,從現有的憲法法律體系中發展出有效的制約框架,以保障和提升刑法前置化立法及其司法適用的正當性、科學性與有效性。本書以中國刑法尤其是《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前置化處罰規范為藍本,關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中國刑法立法和司法的變革需要,通過構建一個全方位、系統性、本土化的刑法前置化制約框架,為刑法前置化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有益指引,以期提升刑法前置化規范體系建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為新時代受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刑法治理探索一條適當平衡的路徑。
熊亞文,男,1990年9月生,安徽宿松人,法學博士,現為湖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學。兼任湖南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研究員,湖南大學國家腐敗預防與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在《現代法學》《法學》《政治與法律》《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部分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省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5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重點課題若干。曾獲第五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20年)、第二屆湖南大學“優秀教師新人獎”(2021年)等榮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