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以北京藝術大學文學院的藝考招生為內容,描寫了從藝考準備、報名到全程結束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和各色人物。主角李禾根作為二級學院院長秉持公正良知,努力使考場成為水平與能力的競技地,盡量避免成為權力、金錢、人情的交易場。在實際的運行中,李禾根不得不面對各種誘惑與考驗,平衡各種力量和人物關系,在校長刁子規的支持與幫助下,完成了這看似普通卻異常艱辛的工作。 李禾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誤解和委屈,頂著親情、友情、同學情、同事情的沖擊,一次次被逼進人際關系的死角,掙扎在現實和理想中。樁樁事件驚心動魄,種種手段應接不暇。藝考顯現著人性、責任、使命,也涌動著世相、私利、命運,在藝考中映象出高校這個特殊群體的眾生像。 作品通過藝考拼貼出中國藝術教育界的各色臉譜:表面信誓旦旦卻背地里撈取好處的教授們;因為不能滿足私欲而撒潑打滾的教員們;進進出出,活躍異常的機關人員們;發號施令,頤指氣使的官僚們。這里有陰謀有陽計,更有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小說人物眾多,故事真實豐富。情節生動,敘事充滿了懸念。主題深刻,有著隱喻與暗示性。通過藝考過程,揭示了藝術教育的內情,在“老師”“大學”這些光鮮稱號背后的本相。
首部描寫藝術類院校高考招生全過程的長篇小說●一起驚心動魄的藝校招生考試事件,披露藝考前后種種內幕●中國的藝考已經不是普通的高校招生考試,而成為一種現象。考驗的不只是考生和家長,更考驗著社會的良知、公正、秩序。●高校是個江湖,神圣而卑微,華貴而骯臟,文明而粗魯。藝考就是涌動其間的波浪潮流。這潭池水到底聚集了多少魚鱉蝦蟹?
古風,本名張志強。作家,學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創作有長篇敘事文學作品20余部約900余萬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生機》《代職》等。出版有學術專著10余部共約300余萬字,主要學術著作有《文學敘事學》《長篇小說結構模式研究》等。獲解放軍文藝新作品獎、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等獎項
第1章 風暴
第2章 私會
第3章 動員
第4章 現實
第5章 夢想
第6章 局內
第7章 特招
第8章 暗流
第9章 規則
第10章 逃離
第11章 任務
第12章 大戰
第13章 明爭
第14章 封山
第15章 肉搏
第16章 傾心
第17章 榜單
第18章 預設
第19章 再戰
第20章 交錯
第21章 悲喜
第22章 正反
第23章 膠著
第24章 收官
第25章 破局
第26章 冷暖
第27章 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