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以《莊子》“濠梁之辯”所引出的認識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區分以惠施為代表的“知識之知”和莊子的“深遠之知”,揭示出“物之知”的思想進路與莊子“神知體道”境界進路的差別。接著再概括出莊子“神知體道”境界進路的具體方法,依據于這一方法依次從禮法、萬物、名言、生死四個層面入手,來詳細揭示莊子如何懸置這些知識層面的“執著”以達至“道”的具體方法。后,對于莊子“精神境界”之進路的重要意義與歷史影響進行了闡述,指出莊學研究可能的一些方向,莊子的哲學思想為解構現代性的一些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路,為道德生活和現代性生活提供了一種契合的方式。
李梓亭,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19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道教研究;王波,女,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19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道教研究;亓尹,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19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道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