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人為本”哲學思想以及習近平指出社會科學研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作為本課題研究的重要指導思想,并貫穿全部研究過程。本課題首次從關照社會主體人的視角,探尋私人檔案的價值,系統地論述了國家層面“以人為主體”成體系地建設私人檔案信息資源的理論基礎;從關照人的一生角度,提出國家層面私人檔案信息資源作為一個整體分層次加以建設,論證了私人檔案信息資源體系構建分為普通大眾層、骨干精英層、杰出人物貢獻層劃分依據;提出并進一步闡述了將私人檔案信息資源體系構建放在國家現代化治理的大的框架下,在尊重私人檔案的特性的基礎上,聯合多主體,采用合作治理模式實現國家層面私人檔案信息資源體系的建設;從法律、體制、行動、效用、資金五個方面闡述私人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的保障及對策,設計并搭建了“以指導私人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管理、存儲與利用為基本框架”,面向多用戶、覆蓋全過程的開放式私人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從而可以有效地開展國家層面私人檔案信息資源體系的建設。
孫愛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檔案學科、信息資源管理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檔案學會理事,中國檔案學會基礎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檔案學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講課程《管理學》、《檔案學概論》、《外國檔案管理》等,主要研究方向側重于檔案學基礎理論、檔案信息資源管理與開發、非國有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等。主持并完成省部級和局級科研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