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整理了當代中醫名家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效驗方及代表性醫案,其內容包括處方組成、用法、功效、方解、按語及在運用方藥時的加減變化、心得體會,其特點是對名老中醫知常達變的診治技巧和遣方用藥特色的闡釋。本書內容翔實,實用性強,既適合醫學院校師生、中醫專業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實踐中學習查閱,也適合心腦血管病患者及家屬參考閱讀。
第1章 高脂血癥
降脂排毒湯(符為民方)
槐花三降湯(王文敏方)
降脂基本方(楊少山方)
補腎調脂湯(趙時雨方)
神仙降脂湯(陳克忠方)
降脂湯(浦家祚方)
通脈降脂湯(王多讓方)
化瘀泄濁湯(王暉方)
顏氏降脂方(顏德馨方)
調脂通脈飲(邵念方方)
藻瓜夏術湯(佟秋佳方)
烏精楂黃湯(王麗雙方)
黃芪降脂湯(段曉麗方)
茯苓焦術湯(張志霞方)
第1章 高脂血癥
降脂排毒湯(符為民方)
槐花三降湯(王文敏方)
降脂基本方(楊少山方)
補腎調脂湯(趙時雨方)
神仙降脂湯(陳克忠方)
降脂湯(浦家祚方)
通脈降脂湯(王多讓方)
化瘀泄濁湯(王暉方)
顏氏降脂方(顏德馨方)
調脂通脈飲(邵念方方)
藻瓜夏術湯(佟秋佳方)
烏精楂黃湯(王麗雙方)
黃芪降脂湯(段曉麗方)
茯苓焦術湯(張志霞方)
蕎蔞煎(趙澤華方)
黃芪調脂飲(吳宏方)
化痰降濁湯(楊牧祥方)
化痰活血保中湯(劉華為方)
第2章 冠心病
冠心Ⅰ號方(陳可冀方)
黃芪益心湯(賈小英方)
通陽保心湯(宋開夏方)
益氣活血湯(石昕昕方)
通脈養心湯(郭翠華方)
雙參益心湯(顏德馨方)
益元通痹湯(周信有方)
沙參益君湯(陳伯咸方)
寬胸通痹湯(張學文方)
三子益心湯(茹十眉方)
黃芪脈通湯(王培利方)
活血益氣湯(彭運亮方)
益氣通痹方(王玉仙方)
四逆人參湯(王德勝方)
補中益氣湯加味
(鄧鐵濤方)
丹葛化瘀湯(廖復光方)
附子血竭湯(馮曉敬方)
自擬冠心平(秦艷芬方)
加味參芪湯(查麗方)
三參桂附湯(孫合群方)
四參復脈湯(張國倫方)
益氣溫陽湯(張崇泉方)
回陽參附湯(張鏡人方)
第3章 心絞痛
養心安神湯(姚五達方)
芳香化濁方(路志正方)
保元養心湯(袁海波方)
舒心湯(楊培君方)
補心氣溫心陽方
(張國倫方)
通陽宣痹旋氣方
(張鸛一方)
愈梗通瘀湯(陳可冀方)
益心湯(盧尚嶺方)
升解通瘀湯(劉亞平方)
補氣益心湯(薄震東方)
補腎通心湯(顧慧方)
補陽還五湯加味
(吳玉貞方)
益氣補腎活血方
(張梅鳳方)
寬胸理氣活血湯(高妍方)
黃芪養心湯(周亞濱方)
益氣化痰湯(閆桂玲方)
生脈棗仁湯(于己百方)
加減溫膽湯(沈紹功方)
安心緩急湯(茍禎學方)
補氣活血湯(張秋霞方)
補心益腎湯(徐玉華方)
生脈活血方(孟凡霞方)
枳實桂枝湯加減
(盧化平方)
養心解郁疏肝湯
(鄭秋英方)
舒心湯Ⅰ號(張芙蓉方)
舒心湯Ⅱ號(秦建國方)
第4章 心肌梗死
活心通瘀方(王成果方)
養陰通絡湯(馬學盛方)
血府逐瘀湯(陳國新方)
回陽救心湯(丁書文方)
瓜蔞逐瘀湯(丁書文方)
溫膽湯加減(鄧鐵濤方)
通脈止痛湯(鄧鐵濤方)
活血化瘀湯(任繼學方)
解郁止痛湯(任繼學方)
清熱寬胸湯(谷越濤方)
子參回陽湯(高輝遠方)
第5章 心律失常
溫陽復脈湯(傅相邦方)
保元湯(嚴東標方)
柴胡陷胸湯(嚴東標方)
加味苓桂術甘湯
(馬麗麗方)
炙甘草湯(張憲明方)
養心湯(王一鳴方)
心律失常方(周次清方)
炙甘草湯加減方
(萬文漠方)
病竇方(沈寶藩方)
寧心湯(高爾鑫方)
升率湯(莫成榮方)
調補氣血方(張樹一方)
三七糾律湯(李政方)
心脈寧(梁保才方)
第6章 心力衰竭
張氏心衰方(張國倫方)
自擬強心湯(劉建平方)
二根雙參救心湯
(孫建宇方)
心衰合劑(宗淑云方)
強心利尿方(高曼霞方)
補陽還五湯(徐欣欣方)
強心合劑(趙金忠方)
生脈活心湯(張素芹方)
第7章 病毒性心肌炎
養心通脈飲(李錫光方)
養心飲(李裕蕃方)
益氣養陰復脈方
(顧雙林方)
安心湯(薛芳方)
地黃整脈飲(朱錫祺方)
第8章 原發性高血壓
鎮肝熄風湯(甘業崇方)
化瘀清散湯(旦付貴方)
扶土抑木降壓湯
(耿栓柱方)
八味平肝湯(郭鑫方)
首烏降壓湯(田德欣方)
自擬葛根湯(楊潔方)
溫腎利水活血湯
(李達仁方)
通脈降壓湯(王多讓方)
變通天麻鉤藤飲
(張學文方)
高血壓方(歐陽全方)
活血潛陽方(周端方)
紅龍夏海湯(周文泉方)
加味芝麻鉤藤飲
(陸家龍方)
第9章 腦血栓
消栓振廢湯(沈麗方)
益氣活血補腎湯
(張志忠方)
補陽還五湯(陳茹琴方)
消栓化瘀湯(安懷玉方)
活血通絡湯(王波方)
消栓復元湯(樊來應方)
通栓靈湯(李建偉方)
第10章 中風先兆
清腦通絡湯(張學文方)
龍歸防風湯(張欣方)
杞菊地黃湯(趙麗敏方)
補陽還五湯(張國山方)
山花清腦湯(楊亞利方)
軟堅降脂湯(吳麗平方)
益腎消栓湯(賀國柱方)
丹芪活血湯(王桂敏方)
第11章 中風
復腦愈風湯(高輝遠方)
三七貝母湯(李仲愚方)
烏附星香湯(李仲愚方)
通脈舒絡湯(張學文方)
中風Ⅰ號方(張琪方)
中風Ⅱ號方(張琪方)
黃芪通脈湯(王維方)
固本復元湯(王維方)
治癱方(張任清方)
蜜桃泥(李清林方)
通絡活血湯(孫桂芳方)
通絡益氣湯(王季儒方)
鎮肝益陰湯(王季儒方)
固脫保元湯(王季儒方)
通絡復癱湯(王秋菊方)
通竅活血利水湯
(張學文方)
地牡芍麻湯(賀克勤方)
化瘀祛風湯(盧翠飛方)
第12章 中風后遺癥
益腦回春湯(陳國楨方)
補元開竅湯(黃秀玲方)
復智膠囊(黃娟方)
復方絞股藍茶劑
(孫書森方)
地黃飲子(余希瑛方)
補腎益氣活血湯
(文利芳方)
燈盞花湯合再造散
(杜光華方)
益氣活血湯(汪瓊芬方)
中風康Ⅱ號湯
(陳祥義方)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以及缺乏體育鍛煉,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迅猛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特別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西藥治病的優勢是見效快,易于控制病情發展,最大弊端是不良反應多;中藥雖然沒有西藥見效快,但不良反應明顯小于西藥,且遠期治療效果更優于西藥。所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若是急性病或危重病應先用西藥,當病情被控制之后,再選用中藥或中西藥結合以鞏固治療效果。這樣既能突出西醫治療特色,又能突出中醫辨治優勢。
作為一名臨床醫師,學習和掌握中醫、西醫兩個學科專業本領是非常必要的。臨床治病救人當用中藥就用中藥,當用西藥就用西藥,需要中西醫結合用藥就結合應用,不能固執某一偏見而貽誤病情。這樣才能做到以最佳的手段解除患者的痛苦,以最好的方法提高治療效果。
為了幫助讀者朋友更好地學習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經驗,本書從全國中醫專家診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醫案和經驗方中,精選其中療效確切且能較好反映名老中醫辨治經驗和學術思想的典型醫案與經驗效方,以現代病名為綱,良方為目,每則醫案后均附有按語,每方列有藥物組成、功效、用法、方解等項。全書共遴選了100多位名老中醫驗案良方,選案豐富,按語精詳,處方精妙,全面反映了當代名老中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特的辨證治療思想和用藥經驗。
本書精選良方160多首,對專病、專方進行了整理,對方義以及臨床應用的加減也有詳細闡述,并附有臨床醫案,對中醫工作者有較大的臨床參考價值,對于啟發思維、學習效仿名老中醫遣方用藥和辨證思想均有一定的指導價值,適合中醫界人士、中醫院校的學生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借鑒。
由于本書編撰人員大多是利用工學之余辛苦編寫,如有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提出批評意見,以便修訂錯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