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民間漢字圖形為研究對象,選取明清至今在民間流傳的壽字紋、萬字紋、符箓、鳥蟲書、花鳥字、合體字和“福”“祿”“壽”“喜”等吉祥漢字圖形,通過整理兩千多件民間漢字圖形資料,對其生成背景、創作主題、創作題材,以及民間工藝技法等進行梳理與分析,論述了在民間藝術及文字圖形設計中的審美價值和民俗意蘊,提出“因材施藝”“因技賦形”的民間漢字圖形造型規律,結合符號學、設計學、民藝學等理論,對民間漢字圖形多元設計思維進行了新的闡述,總結了民間漢字圖形以吉祥訴求為導向的設計動機、技術經驗下的樣式創新,以及在傳播與構建文化認同感方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