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視角出發,以深部流體為聯系各圈層的紐帶,著重探討深部地質作用以及深部流體活動所攜帶的物質和能量對沉積盆地中油氣成藏的影響。以深大斷裂和巖漿火山活動影響盆地中的典型油氣和深部熱液活躍區域為解剖對象,依據自主研發實驗模擬和大量有機和無機地球化學數據,闡述深部地質作用和深部流體對烴源發育、生烴潛力、儲蓋層和運移富集等油氣成藏全過程的影響。以四川盆地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三段、志留系龍馬溪組、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7段、松遼盆地白堊系青山口組和嫩江組黑色泥頁巖為例,揭示出巖漿火山活動和深部流體活動攜帶生命營養元素促使了成烴生物繁育和富有機質烴源巖的形成;通過自主研發干酪根催化加氫生烴定量實驗,明確富氫深部流體通過加氫作用提高烴源再活化生烴潛力,建立不同成因類型天然氣的判識指標;以蘇北盆地黃橋油氣藏為例,探討深部富CO2流體影響下儲層溶蝕發育和蓋層膠結封閉的協同成巖演化機理;以塔里木盆地順托地區油氣藏、蘭坪熱液鉛鋅礦伴生熱液石油和騰沖溫泉熱液石油為例,闡述深部地質過程和深部流體對油氣運移聚集的影響和耦合成藏機理。
ftp://124.17.26.93/curved-toc/9787030728487-curvedTo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