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成著的《高校領導體制的研究與探索》內容共15章,整體架構包括四大部分:即“歷史篇”“理論篇”“實證篇”和“探索篇”。圍繞高校領導體制這一核心主題,“歷史篇”意在“溯源”,“理論篇”重在“解析”,“實證篇”在于“驗證”,“探索篇”旨在“完善”。四個部分邏輯上緊密相連,彼此呼應,層次遞進,并不斷拓展和深化。
在“歷史篇”部分,基于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較為系統地回顧了我國高校領導體制的演變歷程。具體而言,清末民初是我國高校領導體制的萌芽期;受西方教育思潮影響,領導體制在民國時期得到了明顯發展;新中國成立后,高校領導體制幾經變遷,最終確立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歷史篇”的重要啟示在于,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其歷史必然性,它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國高校組織情境的領導體制。
在“理論篇”部分,試圖從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等多學科視野探討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有關理論問題。在系統闡釋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理論內涵的基礎上,重點從制度層面、戰略層面和技術層面三個方面,用多學科視角揭示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并探索了該體制在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其成因。
在已有的有關我國高校領導體制的研究文獻中,實證研究尤為鮮見。
在“實證篇”部分,通過對北京、西安兩地高校的領導干部和老師的問卷調研,首先結合實例分析研究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現狀和作用,并采用樣本研究了團隊沖突對團隊績效的作用機制。
郭大成(1951-),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國防科技工業繼續教育協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產學研合作創新、高等教育管理、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實踐與研究工作,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科學成果二等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十余項,承擔研究課題十余項,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教育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高等學校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改革試點”和中國科協調研課題“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發展舉國體制中高校科技若干重大問題研究”,在《中國高等教育》《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三十余篇,撰寫教材和專著九本。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問題提出
第三節 研究意義
第一部分 歷史篇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一節 清末民初高等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清末高校的領導體制
第三節 民國初年高校的領導體制
第四節 清末與民初高校領導體制的比較
第二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一節 國統區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二節 革命根據地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三節 國民政府時期高校領導體制的比較與啟示
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后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一節 初步選擇期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二節 動蕩徘徊期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三節 過渡調整期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四節 正式確立期的高校領導體制
第五節 高校領導體制變遷的啟示
第二部分 理論篇
第四章 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理論內涵
第一節 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的理論內涵
第二節 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系統內涵
第三節 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中國特色
第五章 管理理論與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第一節 委托代理理論視野中的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
第二節 利益相關者理論視野中的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
第三節 學習型組織理論視野中的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
第六章 高層管理團隊與領導體制運行:戰略管理視角
第一節 大學高管團隊理論內涵的多維解析
第二節 戰略管理中高管團隊與中層管理團隊的作用關系:縱向互動機制
第三節 高管團隊的戰略規劃與管理準備度的作用關系:橫向契合機制
第七章 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運行機理分析
第一節 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運行狀況
第二節 組織整合理論視角下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失靈機理
第三節 情境系統理論視角下高校領導者的科學決策
第三部分 實證篇
第八章 高校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現狀調研
第一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結果及分析
第四節 調研小結
第九章 高校管理團隊沖突對團隊績效的作用機制(一)
第一節 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結果
第四節 討論與分析
第五節 研究小結
第十章 高校管理團隊沖突對團隊績效的作用機制(二)
第一節 文獻綜述和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結果
第四節 討論與分析
第五節 研究小結
第十一章 高校管理團隊沖突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關系
第一節 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結果
第四節 討論與分析
第五節 研究小結
第四部分 探索篇
第十二章 高校高層管理團隊的建設
第一節 高層管理團隊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高校高層管理者的勝任力綜合模型
第三節 高校高層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四節 高校高層管理團隊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第十三章 推動組織學習與高校領導體制建設
第一節 組織學習概述
第二節 高校組織學習的障礙及其克服
第三節 建設學習型大學——增強高校領導體制的整體創造力
第十四章 整合內部治理與高校領導體制建設
第一節 內部治理視角下的高校領導體制運行模式
第二節 以黨委為核心的決策機制
第三節 黨委協調學術與行政等系統各司其職的執行機制
第四節 構建以教職工和學生為主體的監事會民主監督機制
第十五章 完善外部治理與高校領導體制建設
第一節 完善高校與政府的關系機制
第二節 完善高校與社會的關系機制
第三節 增強高校領導體制的外部適應力
二、實踐價值
(一)將為我國當前高校領導體制建設提供某些思路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我國大學既要邁進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快車道,又要完善和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其中,領導體制建設是一項攸關中國大學現代化和國際化建設的至關重要的問題,正如潘懋元先生曾經這樣指出:“大學要完成其使命,還有許多制度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而且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開展大學制度研究,促進大學制度現代化建設,是我國大學完成其使命的需要。”本書的研究在這方面至少可以提供如下啟示:
其一,領導體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高層管理團隊建設、大學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運行機制(如決策機制、議事機制、溝通機制和督查機制)及大學戰略管理和大學文化建設等;
其二,高校領導者的勝任力素質是領導體制建設的主觀條件,大學領導者不僅應是堅持黨委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的政治家,而且應是熟練掌握人才培養規律并精通教學科研的教育家,還應是善于將戰略、文化和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管理專家;
其三,加強高層管理團隊建設是高校領導體制建設的關鍵,是一項需要每位領導成員銘記于心并持久地付諸行動的重要使命。
(二)為高校高層管理團隊建設提供實踐指導
隨著高校外部競爭日益激烈和內部變革日趨加深,高校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也不斷增加,因此,加強戰略管理和高層管理團隊建設便成為高校發展的必然選擇。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質量標準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高校戰略管理突出地表現為兩個方面的矛盾一是高校戰略管理的復雜性與個人能力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二是高校發展戰略理念的連續性與權力交接的間斷性之間的矛盾。而高校高層管理團隊建設正是解決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徑,它不僅能夠促進戰略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專業化,避免個人決策的主觀性和片面性,而且能夠確保正確戰略決策的延續性和執行力。從本質上而言,高校高層管理團隊是高校改革發展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一所大學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生命力,關鍵是取決于一支優秀的高層管理團隊。本書在提出高校高層管理者勝任力綜合模型的基礎上,從多個層面厘清和界定了高校高層管理團隊的理論內涵,一方面提出了高層管理團隊與中層管理團隊的縱向互動思路,另一方面又提出了高層管理團隊的戰略規劃與組織管理準備度的橫向契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