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著《尼各馬可倫理學》進行逐卷逐章的講解,從古希臘文化重視自然和卓越、正義與友愛的幸福觀念出發,闡述亞里士多德關于人性和生活的哲學思考,力圖呈現出這部哲學杰作經久不衰的思想魅力,挖掘它留給后世的精神遺產以及對現代人的啟發。本書既沿著《尼各馬可倫理學》自身的思路,深入淺出地講解幸福、德性、智慧、快樂、友愛、沉思等一系列概念和主題,流暢清晰地勾勒出亞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完美靈魂和至善人生,同時也貫穿著一條中西文明比較的線索,關注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倫理學和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倫理學在人性、善惡、修養、家國等問題上的異同,提出作者基于多年研究與授課而形成的見解。
陳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劍橋大學古典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教研室長聘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古希臘思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古希臘羅馬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古希臘哲學、文學、歷史、基督教哲學、倫理學、政治哲學,著有《從政治到哲學的運動:<尼各馬可倫理學>解讀》《荷馬史詩與英雄悲劇》《存在與試探: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第一講 亞里士多德哲學體系中的倫理學
第二講 幸福的本質: 符合德性的理性活動
第三講 什么是德性? 如何獲得德性?
第四講 個人的倫理德性: 勇敢和節制
第五講 社會的倫理德性: 正義和公道
第六講 兩種理智德性: 實踐智慧和哲學智慧
第七講 不自制的現象: “惡都是出于無知”
第八講 為快樂正名
第九講 哲學沉思與至善
第十講 友愛與幸福生活
進一步閱讀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