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7世紀中葉英國的混亂促使霍布斯思考如何把國家做到秩序井然、成為安全樂土時,當時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思想家、共和主義者詹姆士·哈林頓則在設法研究造成英國政治局面迅速變化的社會力量后面的推動力。他依據亞里士多德研究財產的改革和政權變動關系的思路,從經濟利益對政治發展的影響方面來尋找原因。他以財產因素和心靈因素論證自己的政治主張,頗具特色。本書表現了作者對一個理想國家的看法。書中表述了經濟權力所到之處,政治權力隨之出現的思想,這種思想具有特殊的現代意義。
《大洋國》表現了作者對一個理想國家的看法。書中表述了經濟權力所到之處,政治權力隨之出現的思想,這種思想具有特殊的現代意義。作者相信在有強大的中產階級的地方,民主制度最穩定,而革命是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分離的結果。這一信念影響了美國總統托馬斯·杰斐遜的民主的平均地權論和西奧多·羅斯福與伍德羅·威爾遜的反托拉斯政策。
詹姆士·哈林頓(1611-1677),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思想家、共和主義者。他反對君主制,著有《大洋國》等著作,重述了亞里士多德關于政體的穩定和變革的理論。
《大洋國》引言
緒言
緒言(第二部分)
立法議會
大洋國的典章制度
關于整個共和國的總結
結論
人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