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尋找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的工作僅限于科幻小說作家,而現在它是天文學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上升。在過去的十年里,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明之后,這些探測才成為可能。這些新發現的世界比小說中的任何東西都更陌生:比木星大的行星,壽命只有一周;兩個太陽照亮的天空, 或根本沒有太陽;圍繞恒星死亡殘骸旋轉的行星這種多樣性的發現只是一個開始,將來有可能發現一個完整的星系。
《尋找第二個地球:系外星球和行星工廠》就講述了系外行星以及系外行星圍繞系外恒星運行的故事。系外行星是宇宙中最偉大的構造方案之一,它們幾乎出現在你所看到的每一顆恒星的周圍,本書討論了這些行星的構成方式、結構和特征,并詳細描述了所使用的探測技術,然后著眼于我們熟悉的表面環境和行星大氣層,暗示了生命存在的可能。
伊麗莎白·塔斯克,天體物理學家,專門研究恒星和行星在星系中的形成計算模型。在獲得理論物理學位后,她繼續在牛津完成博士學位,然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佛羅里達大學、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擔任副教授。
曾在1999年獲得《每日電訊報》青年科學作家獎,為《科學美國人》和《天文》雜志供稿,并在Nautilus、the Conversation和space撰寫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