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教師往往能在授課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很多教師教學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成為他們的夢魘。本書致力于幫助廣大教師掌握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技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職業(yè)幸福感。
作者Jerry Evanski博士教過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所有年級,并曾在大學授課。豐富的從教經(jīng)歷為他研究學生的注意力提供了最全面、最真實的資料。
在書中,作者通過176個易于操作、效果顯著的課堂小活動,來闡述怎樣使課堂環(huán)境充滿活力,改變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從而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每一個活動都標明了適用的學生的學段(從幼兒園直到成人階段),便于教師讀者選用。
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教學、演講、教育活動就成功了一半,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本書正是一本幫助教師掌握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技巧的優(yōu)秀著作。全書短小精悍,176個課堂小活動簡便實用,適合大中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等各級各類教師閱讀。
伊萬斯基(Jerry Evanski)博士當過教師和學校領導,教過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所有年級。多年來,他著作頗豐,并曾在大學授課。
Evanski博士從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了音樂專業(yè)學士學位,在該州的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獲得音樂教育碩士學位,成為一名教育專家,并得到基礎管理與督導專業(yè)博士學位。
在過去的20多年里,Evanski博士為學科協(xié)會(Discipline Associates)和教師學習中心(Teacher Learning Center)在美國國內外開辦講座;在密歇根州奧克蘭大學(Oakland University)創(chuàng)立了以腦功能為基礎的教學認證項目,并為其授課,該項目的配套視頻曾榮獲兩項“電視獎”(Telly Awards)。此外,他還是國際知名的教學促進項目“超級營地”(Super Camp)訓練有素的主持人。
目前,Jerry Evanski博士正致力于識別和矯正學習中潛在的視、聽、動覺等障礙。
導言
大腦研究與教學
改變狀態(tài)
本書的使用方法
改變狀態(tài)活動的方式與時間
改變狀態(tài)后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
第一章 讓環(huán)境充滿活力
讓一切井然有序
活動1:不可亂堆亂放
活動2:不要把東西掛起來
光線
活動3:人工控制燈光
嗅覺
活動4:嘗試芳香物質
活動5:輕松提高 導言
大腦研究與教學
改變狀態(tài)
本書的使用方法
改變狀態(tài)活動的方式與時間
改變狀態(tài)后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
第一章 讓環(huán)境充滿活力
讓一切井然有序
活動1:不可亂堆亂放
活動2:不要把東西掛起來
光線
活動3:人工控制燈光
嗅覺
活動4:嘗試芳香物質
活動5:輕松提高
負離子的功效
活動6:向空氣中加入負離子
享受音樂的時刻
活動7:樂入我耳
改變教學方法
活動8:改變視覺效果
活動9:要求學生積極參與
活動10:講故事/用比喻
新穎感和驚奇感
活動11:站好嘍,別動換
活動12:使用道具
活動13:利用聲音效果
活動14:猜猜吧
活動15:傳遞資料
活動16:積木層層疊
活動17:口音是成功的關鍵
活動18:主題日活動
活動19:由誰開始?
視覺背景
活動20:講課地點
活動21:位置的變化
活動22:調整座位
活動23:安排座位
第二章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全班的狀態(tài)
活動24:一詞測試法
活動25:天氣預報
活動26:五指表示法
反饋
活動27:與同伴一起檢查
活動28:菜單復習
活動29:更多活動
呼吸
活動30:這邊進,那邊出
活動31:深呼吸
活動32:用吸管呼吸
活動33:“呼—”式呼吸
活動34:“噢—”式呼吸
活動35:日常的呼吸練習
手與臂
活動36:手中的小玩具
活動37:揉搓活動
活動38:拍手活動
活動39:魔力數(shù)字“7”
活動40:交錯、拍手
活動41:如果你能聽見……
聲音
活動42:改變你的聲音
活動43:積極肯定
活動44:倒計時數(shù)數(shù)
活動45:復述行為
活動46:看這邊!
跨側活動
活動47:揪鼻子與揪耳朵動作轉換
活動48:豎手指與豎拇指動作轉換
活動49:四肢交叉
活動50:四肢交叉游戲
活動51:踏步拍膝
活動52:拍腳活動
活動53:小懶蟲數(shù)字“8”
活動54:模仿雨刮器做動作
活動55:模仿擦窗戶動作
活動56:蹬梯爬高
活動57:拍拍自己的后背
活動58:可愛的小蜘蛛
活動59:撫摩耳垂
沉重的工作
活動60:舉椅子
活動61:搬運圖書
活動62:椅子上的俯臥撐
活動63:墻壁俯臥撐
新奇動作
活動64:到底想讓我做什么?
活動65:你叫什么名字?
活動66:動不了的手指
活動67:椅子上的沖浪
活動68:背上寫字
活動69:摸摸這些
活動70:眉毛奧運會
活動71:表情識別
第三章 為學生加油
組建團隊
活動72:糧倉里的動物
活動73:石頭/剪子/布
活動74:磁貼小組
活動75:視覺協(xié)議
活動76:傳話游戲
隨機分組
活動77:無言的安排
活動78:按愛好分組
讓學生們動起來
活動79:捉人游戲
活動80:保鏢與特工
活動81:樂隊指揮
圍成圈,做游戲
活動82:拍手游戲
活動83:圍圈而坐
活動84:抓到你了
活動85:報數(shù)游戲
活動86:你在干嗎?
活動87:“嘰嘰”“喳喳”
活動88:“噢—”“啊—”圈
活動89:大黃蜂
活動90:傳遞游戲
晝夜節(jié)律
活動91:混合式教學
靜默
活動92:“無聲的”加工過程
活動93:“啞劇”時刻
做好手運動,寫字不再難
活動94:在鏡子上做俯臥撐的小蜘蛛
活動95:老鼠耳朵
活動96:舉屋頂
腿部活動
活動97:腓腸肌泵
活動98:站立式教學
活動99:站立與伸展
活動100:跳出好時光
活動101:杰克跳
活動102:“快跑”
活動103:爆米花
活動104:移動的聲音
粗大運動
活動105:拳掌互推
活動106:音樂桌椅
活動107:搖滾手勢
活動108:單腳站立
活動109:健美動作
視覺
活動110:注視能力
活動111:眼角觀察
活動112:掃視能力
活動113:旋轉活動
活動114:海星/章魚
活動115:神奇的懸空香腸
活動116:暖手護眼
活動117:眼隨指動
活動118:目光跳環(huán)
活動119:長號游戲
活動120:筆尖測試
道具
活動121:傳遞呼啦圈
活動122:分享沙灘球
活動123:沙灘球帶來的頭腦風暴
活動124:黏土字謎
活動125:擲球游戲
活動126:氣球升空
活動127:以繩造型
第四章 團隊和班集體建設
開始了解
活動128:握手
活動129:Simon Says游戲
活動130:與三個人相遇……
活動131:GLP散步
活動132:調查式問題
活動133:勇于面對新詞
活動134:咱們這樣來握手
活動135:判斷題測試
活動136:考古發(fā)掘
活動137:揭示自我
活動138:我們喜歡跑來跑去
活動139:兩真一假
活動140:纏毛線,講故事
活動141:魔力手勢
活動142:Bingo游戲
活動143:我的芳鄰
活動144:錢包、皮夾、背包或書桌
活動145:你的外號是什么?
活動146:超能力
活動147:這是我小時候的照片
活動148:展示傷疤的活動
活動149:回顧活動
活動150:頂級生日派對
活動151:與名人相遇
時代新潮流
活動152:iPod中存儲了什么?
活動153:電郵引語
活動154:網(wǎng)站鏈接
小組挑戰(zhàn)
活動155:詢問活動
活動156:李斯特清單
活動157:字母游戲
活動158:生命之筏
活動159:翻頁活動
活動160:蒙古包式圓圈
活動161:小組解套
活動162:我盯住你了
活動163:對視游戲
活動164:手指速算
活動165:觸物游戲
只為開心
活動166:經(jīng)典舞蹈
活動167:60秒玩笑時間
活動168:藝術展覽
活動169:學生圈子
活動170:會發(fā)光的黃瓜
活動171:小雞游戲
活動172:魔術入門—單腿消失
活動173:魔術入門—魔幻手指
活動174:魔術入門—胳膊變長
活動175:魔術入門—胳膊變短
活動176:手轉鋼筆
參考文獻
手與臂
活動36:手中的小玩具
(幼兒園—成人)
學生們對刺激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人需要得多些,有人需要得少些。對于那些有多種動覺需求的學生來說,手中的小玩具、嘴里的小零食可以幫助他們控制和選擇刺激的數(shù)量與質量。有些成年人甚至在打電話時也會不自覺地胡亂涂寫,在與別人交談時把口袋里的硬幣弄得嘩嘩作響。應該將選擇刺激的數(shù)量與類型的權利交給學生,要知道,能夠自由地控制學習環(huán)境,對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都具有深刻的積極影響。
空間能力在許多學科,如數(shù)學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Leggioetal.,2000),而在各類學習中,尤其是空間能力的學習中,小腦至關重要。由于運動能力受小腦控制,所以以下的改變狀態(tài)活動有助于刺激小腦、輔助學生學習。
給學生們提供小玩具和小零食,可以有效地改變動覺狀態(tài):
玩具要小而有趣,例如手指玩偶、各類掌中小球或忘憂石等,其要求是孩子們可以自己在課桌上靜靜地玩耍,而不影響他人。理想的情況是,當學生感到自己有需求時,老師能允許其使用玩具。所以,你可以把玩具放在盒子里或袋子里,擺在教室中。
小零食的口味和質地應該多種多樣,是孩子們喜歡吃的。如果環(huán)境允許,口香糖也可以充當小零食。對于下頜部的各種本體感受器來說,咀嚼口香糖的任務相當不輕松。
用來改變動覺狀態(tài)的小食品要有各種口味(咸、甜等)和質地(爽滑的、松脆的等),以滿足部分學生的口腔刺激需求。
活動37:揉搓活動
(幼兒園—成人)
在數(shù)完10之前,讓學生們以最快的速度搓手。這種快速改變狀態(tài)的活動可以向大腦輸入觸覺和本體感受信號,并促使粗大運動肌肉重復動作。
讓學生揉搓手指關節(jié),或在課桌上做10下?lián)艄牡膭幼鳌?br /> 活動38:拍手活動
(4年級—成人)
在這項活動中,教師以最快的速度拍手達到一定次數(shù),然后挑戰(zhàn)學生,要求他們也以同樣的速度拍手達到同樣次數(shù)。目標是全班學生在結束時能夠整齊劃一。
例如,教師拍9次手,然后讓學生立刻重復。
或者教師與學生一起拍手。
這項活動速度非常快,不僅會令學生全神貫注,而且促使重要的粗大運動肌肉重復動作。你從學生那里得來的觀察結論將頗令人驚奇—越是崇尚競爭的學生,似乎越是關注和喜愛這項活動。
活動39:魔力數(shù)字“7”
(4年級—成人)
教師先拍手7下,全班學生隨即附和。下面列出了三種7拍模式。全班學生先嘗試其中一種,然后把三種模式連起來進行,中間不要停頓。鼓勵大家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模式。
模式1:迅速拍手7次
模式2:拍腿—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模式3:拍腿—拍手—捻指—拍手—拍腿—拍手—捻指
活動40:交錯、拍手
(3年級—成人)
在這項活動中,老師的雙手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離,一只手舉過頭頂,另一只手自然下垂。當老師的雙手交錯時,要求全班學生拍手。就這樣,隨著老師的雙手上下舞動,學生們不斷地拍手。當然,老師也會做假動作:雙手假裝要移動,但馬上停止。
活動41:如果你能聽見……
(幼兒園—6年級)
這項活動比較經(jīng)典。老師說:“如果你能聽見,請拍一下手。”學生拍一下手。老師說:“如果你能聽見,請拍兩次手。”學生們按照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對我來說,這項活動的有趣之處在于:不斷有新的模式產生,對學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它既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兼顧新舊模式。現(xiàn)有的模式用久了,就變成了舊模式,但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師們總有無窮的想象力,可以創(chuàng)作出新的模式,帶來新的樂趣。如“如果你能聽見,請拍兩次手、咂一下舌”“如果你能聽見,請把一只手放在頭頂上,另一只手放在膝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