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糧價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經濟史學界關注的重要領域,引起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近年來系統的清代糧價資料得以為學界利用,清代的糧價及市場問題再次成為經濟史研究的熱點問題,針對以往研究對糧價報告在地方執行情況缺乏關注的研究盲點,作者重點發掘了清代地方檔案中糧價報告的相關資料,以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清代糧價報告制度在基層的推行和實施情況,并首次對糧價細冊制度這一學界關注不多的重要領域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理清了糧價數據層層上報過程中的諸多關鍵問題,有助于深化對糧價數據真實含義的理解。
作者首次采用相對價格法對清代的市場整合問題進行研究,對市場整合程度進行測度并進行跨時間、跨地區的比較。作者還采用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分析方法對清代糧價數據進行分析,從糧價數據中發掘清代市場的空間結構及其時空變遷過程。這些都是以往學界在這一研究領域尚未使用的新方法,在理論上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