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引導和控制需要有令人信服的中國特色國有經濟理論作指導,這恰恰是積極探索國有經濟發展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結果。不論是國有經濟是進還是退,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決定的,而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同時,也不能以國有經濟存在問題成為消滅國有經濟的理由。這需要對國有經濟在世界各國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在中國發展的特殊規律進行科學認識,緊緊抓住中國國有經濟改革與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規范、系統、科學研究,澄清和糾正對國有經濟模糊和錯誤的認識,既要體現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要求,又要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則,創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融合的中國氣派的經濟理論,總結提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這是中國經濟學者義不容辭的重大歷史責任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機遇。
國有經濟的進退與中國發展道路——兼評“國企必須從盈利性領域中退出”論國有經濟的身份與地位:法經濟學的視角國有經濟的規模與邊界論中央企業深化改革與科學發展中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歷史演進沉淀成本視角下大型國有企業重組分析中央企業戰略重組及其企業績效低碳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行為目標的選擇國有經濟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研究現狀與趨勢提高國有企業創新能力:基于國家創新體系的視角近期外國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與績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