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社交媒體為對象的傳播學研究譯著。凱特·艾科恩探討了我們年輕時的影像持續存在時的種種情境。許多青少年每天花數小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而這些有可能留下將來令其后悔的素材,并且似乎無法彌補。與高中紀念冊或裝滿舊照片的鞋盒不同,社交媒體上所累積的信息會一直存在。曾經轉瞬即逝的東西現在都被記錄和標記下來,隨時可能浮出水面,并干擾我們未來的生活。同時,新的技術創新(如自動面部識別)也意味著,我們的過去會越來越不受控制地再次出現。從歷史上看,成長是為了繼續前進,與通常標志著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痛苦經歷保持著安全距離。然而,當一個人仍然被束縛在過去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在互聯網的早期,批評者便一直擔心它會危及童年的純真。作者警告,更大的危險也許是當年輕人發現他們再也無法與自己的過去保持距離時所會發生的事情。數字時代的真正危機與其說童年因過早失去純真而被縮短,倒不如說童年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被遺忘的幽靈。
凱特·艾科恩(著),紐約新學院大學文化與傳媒研究系副教授,長期致力于研究數字技術與平臺對個人和社群的影響,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媒介與記憶、媒介與社會轉型、青年媒介生產實踐,著有《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女性主義的檔案轉向:秩序中的憤怒》《內容》等。駱世查(譯),傳播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專職博士后、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史、媒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