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毀劫與江南地區經濟衰變(1937—1945)
定 價:¥158
中 教 價:¥102.70 (6.50折)促銷
庫 存 數: 2
本書以日據時期京滬杭地區的經濟發展為研究對象,指出日本對淪陷區的經濟政策主要是破壞、掠奪和控制利用。由于日軍的掠奪,向來被譽為魚米之鄉的京滬杭農村,在日據期間長期處于饑荒,甚至出現極度乏食的慘況。整個京滬杭農村的副業經濟,包括蠶業、林業、棉業、漁業和手工業等均慘遭破壞,受災破產的農村人口之多,前所未有。尤令人痛心的是,這場侵略戰爭打斷了京滬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阻斷了京滬杭農村的改良建設和社會發展。
馬俊亞,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澳大利亞拉籌伯(LA TROBE)大學訪問學者。獲江蘇省333工程人才、2019 年度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稱號,入選教育BU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和區域社會生態史。
導言
第一章 日軍在江南的暴行
第一節 戰時人口損失情況
一 濫殺平民
二 其他暴力侵害
第二節 日軍對公私財物的焚劫
一 焚燒房屋
二 遲滯鄉村發展
第三節 日軍暴行與南京社會經濟
一 救濟書中的大屠殺
二 南京人口銳減
三 公私財物的毀劫
小結
第二章 農村經濟的衰變
第一節 日軍對農業生產的破壞
一 生產資料的損折
二 農業改良機關的毀失
三 農產品的毀劫
第二節 副業和林業的摧損
一 殘破的副業經濟
二 中斷的林業建設
第三節 日軍對漁業和礦產的劫掠
一 漁業的衰落
二 礦業的竊采
第三章 戰火中的城鎮經濟
第一節 工業設備和人員的內遷
一 上海工廠西遷
二 其他地區廠礦內遷
第二節 淞滬戰役后的上海產業
一 日常消費品業
二 工業用品行業
第三節 中等經濟城市的舛運
一 蘇州
二 無錫
三 常州
四 鎮江
五 杭州
六 寧波
第四章 日軍對現代工業的摧控
第一節 棉紡織業的衰敗
一 榮家申新集團
二 上海永紗等企業
三 無錫、常州工廠
第二節 蠶絲業的厄運
一 毀抑政策與行動
二 對蠶繭的控奪
第三節 食料和其他用品業的劫難
一 面粉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