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四個部分。小說以宇宙起源、外星人世界、地球形成及古代傳說為寫作背景, 以甲骨天書、家國傳承為主線, 通過對宇宙與多維宇宙、外星人與地球人、地球與月球、地球人之間的交互和交往的描寫, 力圖以科普的語境, 暢想宇宙的起源和外星人生命的多元化以及地球和地球文明的成因、過程和未來發展方向。
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歸宿,是我們這顆星球骨灰級的科學研究課題,是民間被八卦的神秘話題,、神話、文學都樂在其中,亦是科幻作品的源頭活水。
從至今,無數被蘋果砸過和沒砸過的大腦們,廣博地思考,搗鼓出浩如云海的公理、定律、公式和文字,糾結出一大堆模型和假說,還有諸如中國天辟地的民間傳說。
望遠鏡、顯微鏡、對撞機都在努力地試圖發現和還原宇宙,還有詩人無拘無束地想象力....但遺憾的是,永遠沒有回歸解密宇宙的本源,有的只是哪一種假說和觀點更接近我們的認知而非現實。
宏觀的宇宙廣袤浩瀚,讓我們大飽眼福,成就一個個典的瞬間,但真實的宇宙是量子化的,了解微觀的宇宙,才能更無限接近宇宙起源和宇宙真實的目的。
宇宙之前是宇宙,就好像一串串連綿不休無止的氣泡,宇宙之外還有宇宙,宇宙是我們認知和未認知的全部時空、物質以及能量,宇宙是過去、現在與未來和。
宇宙從虛空中無中生有,玄妙的階段是“無”的狀態,我們的宇宙開始之前(據說教皇不讓研究,那段歸管)是什么,現在還無科學定論;而到了“有”的階段,才有了邊界和具象,我們也才有了格物致知的基礎。
所以《道德》開籍即云:無為天地之始,有為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借考,借用人先賢的思想,去探尋更老的宇宙歷史,是智慧的繼承,也會引導我們觸及宇宙冰冷玄幻的開端,并熱烈擁抱宇宙孕育生命的溫度。
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宇宙觀,每個人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稱之為“靈明不昧本心”。在《宇宙風云》一書中,讓我們把自己清空放飛,飛到宇宙之初,然后去完成自己氣吞山河的回眸.....
那么宇宙之初,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呢?
詩曰:
有自無生多劫難,
空靈混沌微觀現。
高維盤破黑暗,
開辟鴻蒙理還亂。
天擇人演初長成,
奈何分聚有惡善。
誰為宇宙,
請看《宇宙風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