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而家風正是中國傳統美德的一種體現。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的心靈熏陶、人格塑造、性格培養,都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言的力量。家風是**基本、**靠譜的家庭教育。家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由內而外,從心動到行動,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好家風就有好家教》就是告訴家長,如何用自己的行動讓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風,并給予孩子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從而讓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規范。
家風是什么?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作風、風氣。國家有國風,社會有社風,家庭也有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輩教育子女和后代的方式,也是長輩激勵后代前行的教鞭,更是長輩對后代的殷切期盼。家風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一個家庭的精神面貌,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
良好的家風猶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它既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孩子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良好的家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就像一種磁場,可以深深吸引孩子走上充滿正能量的人生道路,使孩子發自內心地踐行良好的行為準則。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片荒野,如果不播種善良,就會被雜草淹沒;如果不耕耘高尚,就會蔓延低俗;如果不培植美德,孩子的心靈就會滋生丑惡。家風教育關系到孩子的成長與一個家族的興旺,好的家風于家于國都是有益的。因此,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引領孩子成長,是每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
家風是助孩子成長的“正能量”
2014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開展了“家風是什么”的專題采訪活動。對于這一問題,受訪者有的面色凝重,回答發人深省;有的個性十足,回答讓人忍俊不禁;有的一板一眼,回答字正腔圓、非常到位。
那么,家風到底是什么呢?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作風、風氣。國家有國風,社會有社風,家庭也有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輩教育子女和后代的方式,也是長輩激勵后代前行的教鞭,更是長輩對后代的殷切期盼。家風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一個家庭的精神面貌,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的心靈熏陶、人格塑造、性格培養,都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言的力量,是**基本、**靠譜的家庭教育。家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是由內而外、從心底到行為的,孩子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良好的家風猶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它既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力量,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孩子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良好的家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就像一種磁場,可以深深吸引孩子走上充滿正能量的人生道路,使孩子發自內心地踐行良好的行為準則。
我們知道,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國家**小的單元。一種良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家庭變得和睦、團結;如果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風,那么匯聚起來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和諧,民族就會充滿向心力,國家就會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從這個角度來說,良好的家風教育關乎著民族的興旺發達,影響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所以說,重視家風教育,用良好的家風帶給孩子正能量,于公于私都是很有意義的。
何鳳娣,兒童心理教育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沙盤治療師、自由撰稿人。育有一對龍鳳胎兒女——女孩果果和男孩成成,因此特別關注家庭教育,重視子女的成長。通過科學的教育,果果和成成無論是在智力、情商方面,還是人際關系、思想品質等方面,都比同齡孩子要**。
第 1 章 家風——從未消失過的溫暖
那些年,曾影響過我們的“家風”
我的幸福來源于“家風”
家風讓三世同堂更和諧
家風好壞影響孩子的一生
好家風讓孩子的情商更高
后記:成成、果果在家風中茁壯成長
第 2 章 愛——家風**核心的精神力量
好家風是給孩子**好的饋贈
人和氛圍是家庭愛的核心
家庭活動是增進愛的平臺
用溫和、高效的方式溝通
享受孩子的愛,鼓勵孩子布施愛
好家風不允許溺愛孩子
“隔輩親”是上帝恩賜的福報
不要剝奪孩子體驗失敗的權利
后記:成成、果果也挨過打!
第 3 章 榜樣——大人在做,孩子在學
知為人子,然后可以為人父
父母相親相愛,孩子也在學
孝敬老人,父母的影響力**大
執行家“規”,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父母有禮貌,孩子差不了
家長勇于承擔責任,孩子也重誠信
父母勤奮學習,孩子也不落后
播種幽默,快樂地生活
后記:成成、果果撒謊記!
第 4 章 家規——沒有規矩,難成“家風”
人之初,規矩始
左手規矩,右手愛
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之心
購物時的“三不”規矩
給孩子發言權,但不能亂插話
吃不言,睡不語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餐桌上的規矩
后記:讓成成、果果承擔一定的家務活
第 5 章 品性——家風塑造好少年
幫孩子拿捏好謙卑
做事用心而不是用計
合作才能成大事
倡導孩子間良性競爭
培養孩子的平常心
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引導孩子珍愛生命
教孩子樂觀地看待生活
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給孩子灌輸珍惜時間的觀念
給孩子帶領回歸自然
后記:成成、果果被誤解后的處理
第 6 章 情商——培養人見人愛的孩子
既要教知識,更要育心靈
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走自己的路
和孩子一起感悟幸福
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鼓勵孩子原諒并感謝折磨你的人
教會孩子發泄心中的煩惱
學會取舍,懂得釋懷
引導孩子正視身體缺陷
后記:成成、果果受挫后的趣事
第 7 章 底線——家風要與社會和諧相處
傳統家風——取精華棄糟粕
把世界的本來面目告訴孩子
認清個體價值,別拿孩子跟人比
永遠做孩子的支持者
不必苛求孩子完美
把老師看成家風教育的盟友
后記:向成成、果果傳遞社會“正能量”
第 8 章 名人家風——汲取經驗,營造完美家風
《顏氏家訓》的家風精髓
《朱熹家訓》的家風信條
《朱子家訓》的家風精華
《弟子規》的家教思想
《曾國藩家書》的家風思想
好家風是給孩子**好的饋贈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就好比天然大理石,要想把他們變成千姿百態的雕像,就離不開六位雕塑家的塑造。哪六位雕塑家呢?他們分別是家庭、學校、集體、兒童自己、書籍、偶然因素。蘇霍姆林斯基將“家庭”這位雕塑家放在首位,足可見家庭教育、家風影響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家風營造的家庭環境,是家庭教育的無形資產,是兒童成長**初的精神食糧。在家庭中,父母的影響和教育可以讓孩子獲得**初的生活經驗、社會知識和行為規范。良好的家風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人生養料,良好的家風是父母給孩子**好的饋贈。
吳心海是著名學者吳奔星的兒子,他在回憶自己的父親時說,父親從來不會特地囑咐子女一些教誨,而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比如,在家里營造出書香氣息,以影響子女熱愛閱讀、熱愛學習、珍惜書籍、珍惜字紙。
吳心海說,1974年有人曾拿著金條向父親購買一批外國文學書籍,因為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很多外國文學書都被毀掉了,因此,外國文學書籍非常少,這才有人不惜重金購買。面對眼前黃澄澄的金條,父親一口回絕,因為他自始至終都視這些書籍為寶貝。
父親去世后,吳心海細心地保存了父親的手稿、書信、書籍,連一張紙也沒有賣過。不過在整理、出版父親遺留的一些文史資料時,吳心海發現有一些文人的后代,往往為了金錢而選擇在長輩去世后將其手稿、收藏書等出售,這樣一來,家學上所承載的家風自然就斷裂了。
在父親營造的熱愛閱讀、熱愛學習、珍惜書籍、珍惜字紙的家風下,吳心海受教頗深,這為他后來沿襲家學、繼承家風打下了堅實的精神基石。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父輩營造怎樣的家風,就會培養出怎樣的孩子;父輩饋贈給孩子怎樣的家風,后代在為人處世的一言一行中,都會生動地將這些家風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