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當下是變革的社會,從種種現實問題的矛盾凸顯,到各項治國理政措施的發力,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實,各級領導干部尤其需要加強自身修養,精通治國理政與安邦之道,從歷代治國理政思想精華中獲取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一個人的領導力首先體現他的思想力上,往何處走,怎么走,具體到一件事該如何處理,都需要準確判斷、抓住核心,避免走彎路犯錯誤。古人留給我們的治國理政智慧浩如煙海,謀人、謀事、任賢、善治、修身、平天下不一而足,通讀經典很難,且收效甚微,因此如果能把那些既緊貼當下現實政策,又能有針對性地快速提高黨員干部執政能力的歷代治國理政智慧結集便尤其重要,通過一本書,讓各級領導干部都可以從中受益。
本書編寫歷時三年,就是為了精益求精,首先在保證內容廣博而精深的同時,將學習價值實用價值放在第一位,二者兼備,方可入選。本書內容分8個大類,以名句、注釋、今譯、典故、感悟、聯想六個部分提綱挈領,以微言點透乾坤,舉一反三,智慧與實用并重。
國學教你做人做官比《習近平用典》《平天下》內容更豐富的傳統治國理政智慧大全。讀遍二十四史才能悟出的做人做官心得 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傳統文化中的治國理政智慧(全二冊) 1、本書同類作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江新語》、《習近平用典》、《平易近人》、《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治國理政箴言》。2、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國學,在重要講話中都引經據典。本書對中國古代的名句箴言做了全面的匯總。每個機關公務人員自覺學習國學,汲取傳統文化的智慧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具體體現。3、書中箴言為古代名臣為官智慧的結晶,可以作為機關工作人員的枕邊書、案頭書,翻此書可自省、可悟道。德化育人,成好官,好官從來不會成為“蒼蠅”“老虎”。4、為了精益求精,本書編寫過程,斷斷續續歷時兩年,在保證內容廣博而精深的同時,將學習價值實用價值放在第一位,二者兼備,方可入選。不必通讀國學經典,即可全面提高執政水平和領導能力。
劉配書,1963—1968年就讀于復旦大學新聞系,高級記者(高級編輯),從事編輯工作數十年,著有《貞觀政要全譯》《漢語新詞新義》《成語糾錯手冊》《行政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等圖書20余部。
陳昌才,大學教授、作家,曾任系主任、學報主編、執行校長、執行總編等。發表學術專著、學術論文以及詩歌、散文、小說等30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當代應用文指南》《鬧市觀潮》《殘夢碎韻》(古詩詞)《國學博學與活學》《社會發展需要創造性思維》等。
劉配書與陳昌才都有很深的國學修養,尤其是在古代官德研究、官箴整理方面都頗有心得。此次兩人順應時勢,通力攜手,去粗取精、古為今用,著成此書。
一、忠國篇
愛國如家002
保家衛國003
不求富貴004
不忘武備005
得道多助006
定國之術007
輔車相依008
各美其美009
國不相攻010
捍蔽邊疆011
好戰必亡012
和而不同013
華夷一家014 一、忠國篇
愛國如家002
保家衛國003
不求富貴004
不忘武備005
得道多助006
定國之術007
輔車相依008
各美其美009
國不相攻010
捍蔽邊疆011
好戰必亡012
和而不同013
華夷一家014
江山如畫015
交得民安016
交鄰以信017
盡忠報國018
居安思危019
鄰國相親020
令疆域靜021
匹夫有責022
強不犯弱023
親仁善鄰024
死守疆土025
四海一統026
勿懼挑事027
協和萬邦028
以身許國029
憂國憂民030
止戈為武031
二、愛民篇
愛民如子034
安居樂業035
安民則惠036
必先富民037
察民之心038
大事在農039
得民之心040
廣求民瘼041
厚于樂民042
家給人足043
利民為本044
民為邦本045
民怨國危046
平易近民047
強本節用048
勤恤其民049
勤政親民050
輕徭薄賦051
勸課耕織052
省用足財053
視民如傷054
遂民之欲055
無奪農時056
先民后己057
興利除害058
詢于芻蕘059
與民休息060
裕民以政061
政在養民062
足食為先063
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左傳隱公六年》
五父:人名。善鄰:同鄰國友好相處。寶: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
五父進諫說:“親近仁義,與鄰國友好相處,是一個國家最為寶貴的東西。您應該答應鄭伯和好的請求!
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開辟了充滿神秘色彩的絲綢之路,為促進東西方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陸上絲綢之路東起西漢都城長安(西漢延伸到洛陽),西至歐洲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海上絲綢之路東起徐聞、泉州等港口,西至歐亞各國。眼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絲綢之路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為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卓越貢獻。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和平共處,友好交往,平等互利,共同發展。我們將用自己的雙手,把“親仁善鄰”之花培植澆灌得更加絢麗多彩。
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后,愿
不以晉為圖!稌x書苻堅載記》
寶貴親仁與善鄰!猍唐]周曇《春秋戰國門少孺》
遠裔種族匪殊,親仁善鄰,宜捐小忿。
——[近代]章炳麟《與汪康年書》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宋史李綱傳》
疆土:疆域;領土。
祖宗留下來的疆土,應當死死守住,一尺一寸也不可以給別人。
寸金橋
1898年3月,法帝國主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廣州灣(即湛江)的無理要求。4月22日派兵攻占廣州灣,一路燒殺擄掠。在吳幫澤等率領下,當地人民高舉抗法義旗,以長矛、大刀、棍棒為武器,痛擊裝備精良的侵略者。在湛江人民痛擊下,法軍的囂張氣焰受到嚴重打擊,不得不做出重大讓步。吳幫澤等在戰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紀念這場斗爭,當地群眾將赤坎橋改名“寸金橋”。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泵恳粋人都有義務有責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舍生忘死,寸土不讓的。
寧棄千軍,不棄寸土。——《金史始祖以下諸子》
寸天尺地雖局蹐,盡容稊米一微身!猍清]黃遵憲《海行雜感》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抖Y記檀弓下》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猍唐]戴敘倫《塞上曲》
胡塵未盡不為家!猍唐]韓翃《送劉將軍》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唐]令狐楚《年少行四首》
四海一統,萬里同風。
——《晉書》
風:風尚;教化。
國家統一,風俗一致。
千古一帝秦始皇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居功至偉。結束長達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帝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統一文字,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文化基礎。統一度量衡及貨幣,有利商業發展。統一驛道,有利于國內的物資交流。實行郡縣制,避免了藩國制征戰不休的弊端。他還統一了全國的法規刑律。明代著名學者李贄在《藏書世紀列傳總目》里評價他:“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統則強,分必亂”,乃是歷史的規律。在涉及國家統一的問題上,我們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絕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一軌九州,同風天下。——《晉書苻堅載記上》
芟夷宇宙,混一車書!侗笔匪灞炯o下》
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赌鲜分飚悅鳌
蓋王者之興,天下必歸于一統。其可來者來之,不可者伐之;僭偽假竊,期于掃蕩一平而后已。——《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
天下大權,當統于一。——[清]圣祖玄燁
王者大一統之義!猍清]袁枚
視天下如一家。——[宋]蘇軾《杭州謝上表二首》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尚書堯典》
昭明:顯明;顯著。使顯明。
百官的善惡辨明了,又使各諸侯國協調和順。
大同書
康有為所著,闡述了“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涤袨椤洞笸瑫芬 “至公”為要旨,分為10部:甲部,入世界觀眾苦;乙部,去國界合大地;丙部,去級界平民族;丁部,去種界同人類;戊部,去形界保獨立;己部,去家界為天民;庚部,去產界公生業;辛部,去亂界治太平;壬部,去類界愛眾生;癸部,去苦界至極樂。
世界之大,可包容各國共同繁榮發展。現在,一些國家越來越富裕,另一些則國家長期貧窮落后,這樣的局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持久的。當一些國家領先其他國家時,應發揮互助精神,積極幫助和促進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只有大家發展,才能發展大家。
遠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四回
于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孫,俾侯于魯。
——[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有司之法行乎一時,君子之譏著之簡冊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懼也。——[宋]歐陽修《上范司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