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來華耶穌會士馬若瑟的漢語研究代表作《漢語札記》,是西方漢語研究史上第一部同時介紹白話和文言的語法著作,首次嘗試突破拉丁文法的范式來描寫漢語語法,對歐洲漢學史和世界漢語教育史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本書從“文本史”和“文本內容”兩方面對《漢語札記》進行個案研究。通過對原始手稿的辨讀、轉寫和翻譯,以及對手稿、出版本和譯本的互校和對勘,首次進入到原始文本內部進行分析和梳理,不僅發掘出以前從未面世的文本內容,并且建立了手稿、抄本、刊本、譯本之間的譜系關系,初步厘清了該書版本的傳承流變過程,并考證出《漢語札記》所參考的中文資料來源,這對研究來華傳教士漢語語法作品的參考理論和語料來源是一個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