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思想評論》與《文藝復興思想評論》《法國理論》同屬“歐洲文化叢書”系列,該叢書代表了國內歐洲文化思想研究的最前沿成果。
尼采的“主權個體”概念要何解讀?未來哲學是何種哲學,它具有怎樣的規定性?尼采、海德格爾和云格爾對現代性各自有著怎樣的理解,除此之外,對現代性的理解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如何評價海德格爾對于存在者的根據的追問?席勒的美學理論之中體現了何種“政治”維度?本卷有高屋建瓴式的對于技術的反思,有高度貼合文本的對于經典著作的剖析,也有對于經典思想的新銳視角于深入挖掘。本書關注于人類的現實與未來,躍入思想的縱深處,開辟出一處觀點交流的園地。
1. 《德意志思想評論》是國內以德語文化為專門研究對象的輯刊,也是國內歐洲文化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
2. 《德意志思想評論》第十七、十八卷延續了之前幾卷輯刊的欄目設置,“尼采論壇”“海德格爾論壇”“德國古典哲學”“德國現代哲學”等四個欄目。德意志思想以思辨與深邃著稱,《德意志思想評論》第十七、十八卷的內容正體現了這種特質。本卷所收錄的十五篇文章涉及面廣,論題經典。
孫周興,1963年生,紹興會稽人。199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現任浙江大學講席教授,兼任同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校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主要從事德國哲學、藝術哲學和技術哲學研究。著有《語言存在論》《后哲學的哲學問題》《以創造抵御平庸》《未來哲學序曲》《一只革命的手》《人類世的哲學》等;主編《海德格爾文集》(38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編譯有《海德格爾選集》《尼采四書》《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