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姆文學地圖譯叢:倫敦文學地圖》融歷史、地理和文學為一體,提供了倫敦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和文學有深厚淵源的地方的豐富信息,無論這些地方是客觀存在還是想象之物。從莎士比亞的環球劇院到狄更斯最喜歡的小酒館,從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角到馬丁·艾米斯筆下的波爾圖貝羅街,《布魯姆文學地圖譯叢:倫敦文學地圖》以時間順序探索了英國文學大師們曾安家和汲取創作靈感的倫敦,是廣大文學愛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集知識性與娛樂性于一體的讀物。
在莎士比亞的38部劇作中,只有《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發生在他那個時代的倫敦。我最討厭的就是這部劇,部分原因在于劇中那個叫約翰·福斯塔夫爵士的騙子在虐待似的戲謔當中淪為了犧牲品。他和《亨利四世》中永垂不朽的福斯塔夫相去甚遠。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莎士比亞所創作的幾乎所有戲劇的背景都是要么在倫敦,要么在沃里克郡的鄉下。這位最偉大的文學家從來沒有去過歐洲大陸,也許他甚至從來不曾到過他的家鄉斯特拉特福鎮北邊很遠的地方。他劇本的背景都設在意大利、法國、蘇格蘭或者希臘,但是實質上這些故事發生的地方就是莎士比亞所了解的狹小世界,即倫敦、斯特拉特福以及二者之間的地區。
莎土比亞的世界就是以環球劇院為中心的倫敦。他劇中所有的城市都是倫敦,所有的鄉間景色離他成長的地方都不遠。他的地理是虛幻的,他的歷史往往具有傳奇色彩,他的現實稀奇古怪。羅馬悲劇并沒有因為其普魯塔克風格而就不是英國的。在埃爾西諾的丹麥宮廷里生老病死的哈姆雷特是威騰堡大學的學生,但是巡回演出的演員屬于莎士比亞的劇團,所以那位王子顯然就成了在環球劇院消磨時間的逃課的學生。
他的很多重要劇本都隱含著這樣的意義。詹姆斯一世的腐朽王朝在《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中的埃及朝廷中得以用反諷的手法再現,比在《亨利八世》中對宮廷生活的表現要生動多了。《仲夏夜之夢》中的波特姆、彼得·奎斯和他們的同類都是英國的鄉下人,而幾乎不像雅典人。既然世界是個大舞臺,那么環球劇院的舞臺就是整個世界。夏洛克和埃古都是倫敦人,而非威尼斯人,《一報還一報》中生活糜爛的維也納其實是莎士比亞極其熟悉的倫敦妓院。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十四行詩中那位“黑美人”的身份,但是想象力豐富的我相信了安東尼·伯吉斯的說法。在《莎士比亞傳》中,伯吉斯說這位“黑美人”叫路西·尼格羅,是倫敦一位東印度裔名妓。在《第十二夜》中,我發現馬爾沃利就是諷刺版的本·瓊森,《李爾王》中的埃德蒙就是莎士比亞心目中另一位對手——克里斯托弗·馬洛的最終版。通過這些發現,我跟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們產生了分歧。’自莎士比亞之后,倫敦涌現出了一大批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但是他們之中最偉大的仍然籠罩在莎士比亞的光輝里。倫敦的先知是威廉·布萊克,他是英國的以西結,曾試圖“修正”約翰·彌爾頓,但是彌爾頓也是深受莎士比亞影響的作家。倫敦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也沒能例外,還有倫敦的文學批評家塞繆爾·約翰遜博士。除了莎士比亞和杰弗里·喬叟,狄更斯肯定是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倫敦作家了。從《匹克威客外傳》到《大衛·科波菲爾》,再到他的代表作《荒涼山莊》,一直到他未完成的《埃德溫·裘德之謎》,如莎士比亞再現世界一樣,狄更斯再現了倫敦。正如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的都柏林不可避免地借鑒了《荒涼山莊》中的象征主義和自然主義創作手法一樣,卡夫卡筆下虛幻的布拉格是狄更斯筆下變化不定的倫敦的孫子。倫敦的文學遺產如此豐富以至于任何簡短的概括都會有胡言亂語的嫌疑,但是如果我們把倫敦文學史的輝煌歸功于莎士比亞和狄更斯,這至少是個真實有益的起點。
第一章 今日倫敦
階級和文化
倫敦的布局
倫敦的地標
倫敦郊區
第二章 諾曼征服后的倫敦
杰弗里·喬叟
都鐸王朝
第三章 伊麗莎白時期的倫敦
威廉·莎士比亞
南華克
環球劇院的復興
環球劇院周圍的景點
伊尼戈·瓊斯
第四章 倫敦和王政復辟
查理國王
塞繆爾·佩皮斯
內戰
塞繆爾·佩皮斯的日記
大瘟疫
大火
亨利王子的房間
第五章 喬治和攝政時期的倫敦
喬治時期的倫敦
倫敦的人口激增
犯罪和死刑
丹尼爾·笛福
亨利·菲爾丁
塞繆爾·約翰遜博士
倫敦的文學
第六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
崛起中的英國
查爾斯·狄更斯的文學世界
南華克區
狄更斯與倫敦
威廉·麥克皮斯·薩克雷
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和女性作家
第七章 20世紀初的倫敦
奧斯卡·王爾德
福爾摩斯和貝克街221B號
亨利·詹姆斯
H·G·威爾斯
J·M·巴里
第八章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倫敦
蕭伯納
蕭伯納與倫敦:今與昔
英國和一戰
倫敦和婦女參政權運動
T·S·艾略特
布魯姆斯伯里小組
弗吉尼亞·伍爾夫
喬治·奧威爾
格雷厄姆·格林
伊夫林·沃
第九章 萬有引力之虹下的倫敦
二戰期間的倫敦
波爾圖貝羅路
斯特蘭德80號的謝爾屋
史密斯菲爾德市場
白廳
國王路
泰特美術館
圣約翰樹林
第十章 新千年的倫敦
薩爾曼·拉什迪
馬丁·艾米斯和《倫敦場地》
文學圣地
大事紀
參考書目
進一步閱讀書目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