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的獨特讓人嘆服,“北方威尼斯” 的美譽讓人驚異,彼得大帝造城的奇跡讓人敬仰。所有這一切都激蕩著彼得堡人的精神,滋養著無數作家的靈魂。作為文學名城的彼得堡永遠散發著燦爛的光芒:這里有普希金不朽的傳奇、果戈理奇妙的怪異、陀思妥耶夫斯基心靈的深刻和詩人們逼人的靈氣!妒ケ说帽の膶W地圖》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追溯城市和文學的發展史,探討環境和作家的關聯,展示了彼得堡迷人的文化景觀和輝煌的文學成就。
圣彼得堡哺育了眾多的文學巨匠:這里不但有“瘋癲”的講故事能手果戈理和“睿智”的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有不朽的“藝術豐碑”——詩人普希金。圣彼得堡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我父親生于圣彼得堡,后來移民來到美國。但是,我卻從未到過這座城市,不能親身體驗那里的風土人情。
我已七十有五,年逾古稀。作為年老體弱的老人,我再也不可能去親眼目睹俄羅斯經久不衰的文學中心的迷人風采,也不能親身領略這座唯一可以和莫斯科相媲美的文化中心的獨特魅力。每想到此,我心中便充滿遺憾。
普希金和拜倫頗為相似。論反叛精神和藝術成就,普希金甚至比拜倫有過之而無不及。普希金的詩作《青銅騎士》早已成為文學經典,并對俄羅斯詩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還將持續存在。但我想特別指出的是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萬花筒式的文學作品,因為他們的鬼斧神工雕刻了圣彼得堡的靈魂,正如查爾斯·狄更斯神奇的魔筆可以勾勒出飄蕩在倫敦上空的每一團霧的外形。
果戈理生性瘋癲,但卻不失高貴之氣。他的生活和藝術均是如此。這一切都在托馬索·蘭多爾菲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果戈理的妻子》里得到了生動的再現。在意大利現代小說史上,托馬索·蘭多爾菲是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先驅。在果戈理筆下的圣彼得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弗洛伊德曾說,世間沒有巧合之事,但是果戈理的作品里只有巧合,絕無其他。在果戈理的圣彼得堡,別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這里都可以成為現實。比如,一天早上,你像往常一樣來到餐桌旁吃早餐,會突然看見一個人的鼻子從面包里鉆了出來。
納博科夫高度贊揚果戈理,稱他為自己的先驅。這種評價并不為過。納博科夫的代表作《微暗的火》標志著果戈理精神(也許可以這么說)的延續。
但是,就果戈理獨特的怪誕現實主義風格而言,沒有人可以超越他,包括納博科夫在內。每當生活里發生了令人恐懼、莫名其妙、出人意料的事情,我常常極不情愿地想起果戈理。閱讀果戈理的圣彼得堡小說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但親身經歷類似的事情卻帶給你完全不同的感覺。
普希金和果戈理的杰出文學成就絕不能被輕視,但圣彼得堡的文學泰斗理所應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創作的《罪與罰》描繪了這座城市里夢魘般的經歷。這種體驗已經成為圣彼得堡永恒的文學坐標。漆黑的深夜里,圣彼得堡散發著邪惡、暗黃的光,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籠罩在夢魘之中,拉斯科里涅珂夫、司維特里喀羅夫和波費利也上演了他們的人生鬧劇。就是在這樣頹廢的氣氛里,拉斯科里涅珂夫殘忍地殺害了兩個老婦人,但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他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向自己證明他是虛無主義領域攻無不克的“拿破侖”。波費利是偵察此案的巡邏警察。精明的波費利一邊在拉斯科里涅珂夫身邊走來走去,一邊對這位可憐的學生斬釘截鐵地說:“沒了我,你就活不下去。”虛無主義者司維特里喀羅夫是小說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認為永恒就是污穢、骯臟、遍布蜘蛛的鄉村浴室。最后他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警察詢問他準備干什么的時候,他激情洋溢地說:“去美國!边@個時刻融匯了文學之都圣彼得堡崇高的審美情趣和可怕的毀滅原則。它也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融合。
第一章 今日圣彼得堡
歷史巨變
被包圍的城市
圣彼得堡的博物館
文化之都的居民
藝術和音樂
知識界的首都
第二章 新俄羅斯的基石
彼得大帝的宏偉藍圖
從無到有
新型政治中心和文化之都
彼得大帝之后
第三章 普希金和“青銅騎士”
法爾科內來到圣彼得堡
普希金的靈感
普希金和亞當·密茨凱維支
安德烈·別雷
十二月黨人廣場
亞歷山大·赫爾岑
青銅騎士周圍的建筑
第四章 涅瓦大街和果戈理筆下的彼得堡
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周圍的建筑
果戈理筆下涅瓦大街的一天
果戈理和尼古拉時代
第五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圣彼得堡
作為小說主角的城市
人性的反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轉變
《罪與罰》
《罪與罰》和其他小說的發生地點
第六章 20世紀的彼得堡:詩人之城
亞歷山大·勃洛克
安德烈·別雷
奧西普·曼德爾斯塔姆
安娜·阿赫瑪托娃
約瑟夫·布羅茨基
文學圣地
大事紀
參考書目
進一步閱讀書目
譯后記
冬季的白天短暫又昏暗,夏季的夜晚反倒漫長又亮堂。在圣彼得堡,這樣的現象不勝枚舉。正是這些看似矛盾卻又無比自然的事情可以滋養作家的靈魂和精神。坐落在寬闊的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景致優美,無與倫比,但它的陰冷凄涼卻也能穿透人的身體,凍結人的靈魂。未開發前的圣彼得堡原本是俄羅斯寒冷的北方一塊泥濘荒蕪的沼澤地。經過俄羅斯人幾百年的努力,如今的圣彼得堡以宏偉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筑而著稱,它們構思精美,猶如藝術大師的畫作;它們色彩斑斕,又如復活節的各式甜品。河流交錯,橋梁縱橫的圣彼得堡還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這些宏偉壯觀的建筑充分體現了彼得大帝的建城理念。他的靈感來自威尼斯、凡爾賽和其他歐洲都市的建筑風格。在18世紀初,為了把圣彼得堡建造成俄羅斯“面向西方的窗戶 ”,彼得大帝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實行西化政策,引進西方的建筑理念。
作為橫跨歐亞兩大洲的沙俄帝國的首都,當時圣彼得堡的建筑、行政、社會生活、甚至語言(法語是宮廷用語)都受到其他國家文化的極大影響。正因為如此,有人認為它是俄羅斯歐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這帶給圣彼得堡無比的榮耀和尊貴。但是,這里的作家具有地地道道的俄羅斯風格,這里的居民也保留了歷史悠久的俄羅斯文化,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當初建造這座城市的工人的后代。為了變沼澤為城市,彼得大帝把成群成群的外地人趕到這個地方。外來影響和民族文化并行不悖,完全迥異的事物神奇地共存。這賦予圣彼得堡怪誕、神秘的獨特城市氛圍。
彼得堡運河交錯,風光秀麗。河上是千姿百態的橋梁,岸邊是豪華的宮殿和大樓。風景和倒影相互呼應,燈光和陽光糾纏交結。一步一景,景景都光輝燦爛、光芒四射。俄羅斯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陰冷凄涼的冬天,即使是在這些時候,這里的一切也依然散發著永不衰竭的魅力。
彼得堡橋梁縱橫,如網交織。這里共有500座大小不等的橋,既有僅限單人獨行的小橋,也有寬闊如馬路般的多車道大橋。這些橋梁橫跨不同的水域,通達各個名勝古跡,連接各大博物館。冬宮和圣彼得堡戲劇藝術學院,彼得保羅要塞和城市的外圍,安靜的居住區和熱鬧的涅瓦大街之間,都有橋梁相接。
這座俄羅斯的文化之都哺育出一批批俄羅斯最偉大的作家、作曲家、藝術家和舞蹈家。如今,城區以內有多達50個博物館。馬林斯基劇院飲譽海內外,它以前就叫馬林斯基劇院,十月革命后改為基洛夫劇院,現在又恢復了原來的名字。冬宮可以和盧浮宮媲美,不相上下。
城區四周的鄉間到處都是宮殿和莊園,因為這里曾是皇室的主要居住區。但是悲劇也會在這些一度富麗堂皇的地方上演。不僅如此,當二戰爆發,德國侵入蘇聯時,法西斯軍隊燒殺搶掠,毀壞了許多歷史建筑。就是在這樣的災難里,圣彼得堡永久地失去了葉卡捷琳娜宮的琥珀廳。
20世紀初,孕育了數十年的革命熱潮終于爆發,演變為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運動,顛覆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建立了蘇聯新政府。隨著政權的更替,首都也遷至莫斯科。
圣彼得堡,也就是當時的列寧格勒,在二戰中被德軍包圍900天,盡管敵人的軍隊沒有攻破這座城市,但飽受折磨和蹂躪。許多居民被凍死、餓死,但它堅持抗戰將近三年,最終成功反擊了德軍的進攻。在蘇聯社會主義統治下的70多年間,圣彼得堡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歷史面貌。這個長達200年的沙皇俄國的首都的各種遺產基本上完整無損。
如今,圣彼得堡的旅游業興旺發達,學術中心和文化之都的美譽也經久不衰,這滋養了它美麗、優雅和高貴的氣質。當6月的白夜來臨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蜂擁而至,參加當地舉行的音樂節和舞蹈節。但是在蘇聯解體之后甚至直到21世紀,圣彼得堡都處于下滑的趨勢。斷壁殘垣的建筑和高低不平的街道都曾目睹了它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巔峰。這一切都讓人覺得圣彼得堡是一位氣度不凡但性情憂郁的貴婦。
幸運的是,圣彼得堡再度迎來了它的輝煌歲月。為了在2003年慶祝它的 300年華誕,整個城市裝飾一新。作為俄羅斯前總統普京的故鄉,圣彼得堡揚名世界。新興產業也給它帶來巨額的投資。但是這種繁榮時斷時續,缺乏長期性和持續性。
圣彼得堡根本無法趕上莫斯科的投資規模。莫斯科建筑業發展神速,城市的每個角落都矗立著前衛的廣告牌,商場數量眾多、規模宏大。如果說莫斯科是俏皮的時髦女郎,那么圣彼得堡就是端莊的上層貴婦。詩意的環境、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滋養了她高貴脫俗的不凡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