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邊燕杰老師2009年提出“關系社會學”以來,就關系問題持續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所取得的階段性學術成果的一個匯總,目的是給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的相關課程提供一份閱讀材料,也為關系研究者提供一個參考性專題讀本。
本書共18章,其中理論篇8章、實證篇10章。
第一章“關系社會學及其學科地位”。
第二章“論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是作者對關系社會學十年研究的階段性總結,集中闡述關系社會學的理論成果,并著意說明創立和發展關系社會學,是堅持中國主體話語社會學的一個重要契機和研究方向。
第三章“論關系文化與關系社會資本”,從中西比較視角討論中國的關系性質、關系網絡特征、關系導向的社會資本的理論涵義和行為后果,提出了“關系社會資本”的新概念和理論模型,進而總結了中國關系網絡的三大特征,即:紐帶親情化、功能復用性、頻發義務性,與西方的弱關系網絡和結構洞網絡相區別。
第四章“論創業者的關系嵌入與核心關系圈”。從大眾創業中的關系機制出發,集中探討創業者和成功企業家的關系嵌入和核心關系圈超穩現象,理論基礎是關系社會資本概念和中國關系網絡四大特征的理論闡述,即:紐帶親情化、關系復用性、互惠義務強、關系圈超穩。
第五章“論關系作用的動態規律性”。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關系理論的補充性材料。社會紐帶(Social Ties)、關系(Guanxi)、裙帶主義(Nepotism),構成了第六章的核心內容。
第八章“論社會學本土知識的國際概念化”,是理論篇的收尾,以關系社會資本的理論概念作為范例,討論了本土知識國際概念化的實現策略,可作為引玉之磚。
實證篇的10章展示了五種關系網絡的實證研究成果,包括拜年網(九章、十章)、餐飲網(十一章、十二章)、求職網(十三章、十四章)、創業網(十五章、十六章)、線上網(十七章、十八章)。
邊燕杰,1955.11出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終身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學帶頭人、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曾任北美華裔社會學家協會主席,美國社會學學會亞洲分會主席。長期從事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創立了“關系社會學”,是“全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首創者。發表中英著作20部、論文200余篇,Elsevier數據庫2014-2021連續8年“全球高被引學者”。率領實證所團隊建成“中國西部經濟社會變遷調查”和“社會網絡與求職過程”調查數據庫,開展關系社會學研究和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多學科理解的社會網絡模型研究”(2013-2018)。擔任多部國內外著名期刊編委,獲《社會學研究》創刊30周年“杰出作者獎”(2017)和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杰出學術貢獻獎”(2020)。
理論篇 第一章論關系社會學及其學科地位 第二章論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 第三章論關系文化與關系社會資本 第四章論創業者的關系嵌入與核心關系圈 第五章論關系作用的動態規律性 第六章關系研究的三個概念 第七章關系四論的研讀與評述 第八章論社會學本土知識的國際概念化 實證篇 第九章拜年網與家庭社會資本 第十章拜年網與個人社會資本 第十一章餐飲網與關系社會資本 第十二章餐飲網的中日韓比較 第十三章求職網與強關系假設的初步檢驗 第十四章求職網與強關系假設的再檢驗 第十五章創業網與企業脫生的社會學分析 第十六章創業網與企業家收入的社會學分析 第十七章線上網絡的線下行為意義分析 第十八章線上網絡與線下網絡的雙重轉換 中文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