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安辛克萊認為,成功交易的核心是構建一套統一的流程。首先,你必須有一個目標,然后找到較為明確的在統計意義上有優勢的交易機會并捕捉相應的盈利機會,最后根據目標來確定交易量的規模。你所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都必須在這個框架內進行。
在《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波動率交易》中,辛克萊提供了一套用來測算波動率的數量化模型,從而使你能夠在每目的期權交易中獲利。通過簡單易懂的方法,他向交易員展示了期權定價、波動率測算、對沖、資金管理和交易評估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此外,辛克萊還闡述了交易中涉及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行為心理學是如何產生有利于交易員的市場條件的,以及是如何讓他們誤入歧途的。他同時還指出,心理偏差很有可能是為波動率交易員帶來優勢的背后的驅動力。
辛克萊解釋說,你要將自己的目標定義得盡可能清楚明白、簡單易懂。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來闡述目標,那你可能還不完全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這同樣適用于基于統計學檢驗的交易機會。如果你并不明確知道交易機會在哪里,就根本不應該開始交易。作者同時指出,除了要對潛在的交易進行數值分析外,你還應該知道如何識別并評估出隱含波動率處于當前水平的原因,也就是為何存在盈利機會的原因。同時也意味著這是比時事新聞、行業趨勢以及行為心理學更重要的一點。最后,辛克萊強調了交易員為何必須精準地確定交易量規模的原因。而這意味著要在交易目標的框架下,對每一筆交易的預計收益和風險進行評估。
《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波動率交易》為“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之一,是一本關于期權波動率交易的金融學著作。《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波動率交易》提供了一套用來測算波動率的量化模型,從而使你能夠在每日的期權交易中獲利。通過簡單易懂的方法,作者尤安·辛克萊向交易員展示了期權定價、波動率測算、對沖、資金管理和交易評估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此外,書中還闡述了交易中涉及心理學的相關內容。《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波動率交易》可供期權交易員和對期權交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美國)尤安·辛克萊(Euan Sinclair) 譯者:童斌 張川 肖路遠
尤安·辛克萊是一位有著十幾年期權交易經驗的職業期權交易員。他專門從事設計和執行數量化交易策略的工作。辛克萊目前是Bluefin交易公司的專職期權交易員,主要基于他自己設計出的數量化模型進行期權交易。他擁有布里斯托大學理論物理學的博士學位。
引言
交易過程
第一章 期權定價
Black-Scholes-Merton模型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波動率的度量和預測
波動率的定義及度量
波動率的定義
其他波動率估計量
使用更高頻率數據
預測波動率
極大似然估計
預測波動率的分布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隱含波動率的動態結構
波動率水平的動態結構
微笑的動態結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對沖
非系統的對沖方法
基于效用的方法
交易成本的估計
不同標的資產的期權的加總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對沖后的期權頭寸
離散對沖以及路徑依賴
波動率依賴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資金管理
非系統性的策略
KelIy規則
Kelly規則的替代方法
連續變化情形下的交易量選擇
一個簡單的近似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交易評估
常規的計劃流程
風險調整后的業績指標
設定目標
業績的持續性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心理學
自我歸因偏差
過度自信
可獲得性偏差
短視思維
損失厭惡
保守主義及代表性偏差
確認偏差
事后聰明偏差
錨定與調整偏差
本章小結
第九章 交易的生命周期
交易前分析
交易后分析
本章小結
第十章 結論
執行能力
專注
產品的選擇
附錄A 無模型隱含方差與波動率
VIX指數
附錄B 工作表指南
GARCH
波動率錐以及偏度、峰度錐
每日期權對沖模擬
交易評估
交易目標
CORRADO-SU偏度曲線
均值回復模擬
資料來源
經典書籍
發人深思的書籍
常用的網站
有關CD-DOM
中英文術語對照表
參考書目
版權頁:
插圖:
許多交易員會在進行交易前,把基本面作為最終的考慮因素。比如,在當前市場下,賣出抵押貸款公司的波動率可能是個糟糕的交易。一方面,一個有經驗的市場參與者的判斷可以帶來幫助。但是另一方面,關于某個特定行業的動態,一個隨機的期權交易員能知道多少新聞報道以外的信息呢?追蹤所有這些最終判斷的結果能夠有助于解決爭議——不僅僅是盲目地回顧過去的大額盈利或者大額虧損,也要觀察所有曾經交易和未曾交易的頭寸結果。是不是看上去工作量很大?的確會有很大的工作量,但算不上太多,因為這些工作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觀念是,以賣價(offer)賣出交易而以買價(bid)買人可以形成交易機會。如果該方法可行的話,那顯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到底有多么可行呢?有多少時候你可能無法以賣價賣出而不得不以更低的買價來平掉頭寸?一個交易員沒有理由說這些情況無法量化。既然可以做到,那就應該去做。
每次到期H過后,我們都應該做類似的分析。但是這里,我們把每筆交易都視為一個完整的獨立事件。我們并不關注交易的暫時變化,而是應該關注最終的結果。此時,在分析交易時,都應該按波動率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分開進行。
每個行業也應該區別對待。當分析歷史數據來評估潛在的交易機會時,我們所使用的方法可能更適用于一些行業而對其他行業并不合適。有時候這一點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例如,對小型生物技術公司而言,顯然過去趨勢和未來趨勢的相關性很低。但有時候,在分析模型中,我們也可能遺漏了一些不明顯的因素。比如,我從沒有在零售行業的股票中取得多少盈利。雖然我并不知道遺漏了哪些因素,但首先必須承認我在零售行業的交易結果和在其他行業的結果是顯著不同的,而且這不可能單單是由運氣造成的。如果沒有按行業來分解交易結果,那么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這個事實。
這些數字為我們設置目標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我們首先應該關注的數字是每日收益占質押金的收益率。質押金是為了保持手中的頭寸,我們必須質押在清算公司的抵押品的價值。如果日均收益占質押金的比例為1%,那這起碼是一個看上去很有吸引力的交易。但是交易的有效性也不能單單從收益的角度來考察。風險也同樣是一個考慮因素。低風險交易總可以通過提高杠桿率來增加收益。
除此以外,還應注意不要把要求的質押金作為衡量風險的指標。它至多只能被視為一個單純的資金需求。如果交易員只交易少量的產品或者只交易價格和波動率相似的產品,那他便可以把質押金和風險水平聯系起來,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比如,在股市中,期權空頭頭寸的質押金通常是標的資產變動15%時的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