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權有償使用定價:方法與效應》以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為研究對象,基于優化控制理論構建模擬包含管理者和企業參與博弈的排放權配額價格模型,刻畫企業在該項政策下的動態反饋機制,以確定全國尺度下省級層面的污染控制水平和對應的排放權配額有償使用價格,并分析該價格下可能產生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在此基礎上,考慮實施的排污收費政策(2019年開始轉換成環境保護稅)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政策,設計不同的政策組合情景并將其內化入構建的動態博弈模型,以進一步評估該兩項政策對排放權有償使用政策效果可能產生的影響,為我國污染物排放有償使用政策設計提供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
第1章 概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內容
1.3 研究技術路線
第2章 排放權有償使用政策
2.1 相關概念
2.2 政策起源
2.3 政策發展歷程
2.4 試點實踐
2.5 相關環境政策
第3章 排放權初始配額定價研究進展
3.1 排放交易中的初始配額分配
3.2 排放權有償使用定價方法
3.3 排放權有償使用政策效果評估
3.4 多重政策效應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排放權初始配額價格模型構建
4.1 建模理論基礎
4.2 相關模型回顧
4.3 最優控制模型
4.4 價格決策過程
4.5 排放權初始配額價格模型
4.6 多污染物初始配額價格模型擴展
4.7 最優化實現算法
4.8 政策的動態一致性
4.9 本章小結
第5章 排放權初始配額定價模擬研究
5.1 研究范圍
5.2 數據來源
5.3 模型參數計算
5.4 模擬結果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排放權有償使用政策效果分析
6.1 政策情景設置
6.2 不同情景結果
……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