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傷腦筋十二塊探秘》介紹了我國拼版類智力玩具“傷腦筋十二塊”平面圖形的玩法。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探秘”中介紹了J's(金氏)傷腦筋十二塊的拼板編號法、圖案編碼法和排列程序(P),提出了“可變換組合圖形”,建立了“圖案可變換系列”,設計了包含“三表一圖”的完整的圖表查閱系統,可用于進一步探索“傷腦筋十二塊”拼圖的奧秘;在第二篇“趣味”中介紹了幾種新穎獨特的趣味拼法:“3G拼板圖形”、“梭子形圖案”、“齒形圖案”和“無限拼圖”;第三篇“表集”中匯編了《圖案變換系列一覽表》和《組合圖形一覽表》;第四篇“圖集”中給出了所拼出的、具有4種外框尺寸的“傷腦筋十二塊”平面拼圖圖案3718幅。
《J's傷腦筋十二塊探秘》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子一體,圖文并茂,適合于各階層、各年齡段人群閱讀,對廣大“傷腦筋十二塊”愛好者和裝飾工藝工作者而言,更具有參考價值和收藏價值。
“傷腦筋十二塊”是一款在我國流傳很廣、極富挑戰性的拼板類智力玩具。我國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在1956年撰文高度評價“傷腦筋十二塊”為“超平玩具之上,與象棋、圍棋相頡頏”。
緒論
第一篇 探秘
第1章 J's拼板編號法及拼板組合圖形
1.1 拼板的編號
1.2 拼板的演變與拼板間的關聯
1.2.1 拼板的分類
1.2.2 拼板中格的轉動變化(R變化)
1.2.3 拼板中格的移動變化(M變化)
1.2.4 轉動(R)變化與移動(M)變化的組合
1.2.5 拼板的“相鄰”與“互余”
1.3 拼板的組合圖形
1.4 拼板組合圖形變換的方式
1.4.1 對稱型變換
1.4.2 非對稱型變換
1.4.3 組合圖形變換方式小結
1.5 組合圖形中拼板間的關聯
1.5.1 鏈式關聯
1.5.2 復式關聯
1.5.3 混合式關聯
第2章 J's圖案編碼法及圖案可變換系列
2.1 J's圖案編碼法
2.2 圖案的相互關聯及可變換系列
2.2.1 圖案的自變系列
2.2.2 圖案的變換系列
2.2.3 圖案變換系列小結
2.3 J's黃金組合圖形及黃金圖案
2.3.1 黃金組合圖形
2.3.2 J's黃金圖案——包含黃金組合圖形的圖案
2.4 圖案的“全正圖”、“全負圖”及正負指數
2.4.1 “全正圖”與“全負圖”概念“
2.4.2 ”全正圖“與”全負圖“的變換特性”
2.4.3 《圖案“全正圖”、“全負圖”索引》
2.4.4 正負指數K
2.5 可變換組合圖形在拼圖中的應用
2.5.1 由原單一圖案衍生成一個可變換系列圖案
2.5.2 由組合圖形作基礎,創造出新圖案
2.5.3 隱性替代型變換有助圖案最后兩塊拼板的拼圖
2.5.4 置換型變換能幫助闖過第十二塊的難關
2.5.5 其他變換技巧
第3章 J's《傷腦筋十二塊》排列程序及查閱系統
3.1 圖案的J's排列程序(P)及說明
3.1.1 盤中格的定位和拼板放置次序
3.1.2 拼板的放置方式
3.1.3 排列程序(P)的編制
3.1.4 數列與圖的相互轉換
3.2 圖表查閱系統說明
3.2.1 《圖案變換系列一覽表>
3.2.2 《組合圖形一覽表》
3.2.3 《圖案的J's排列程序(P)一覽表》
3.2.4 《傷腦筋十二塊》圖集使用說明
3.3 明細表與匯總表
3.3.1 《圖案變換系列明細表》
3.3.2 《組合圖形匯總表》
3.3.3 圖案分部分冊明細表與匯總表
第二篇 趣味
第4章 平面智力拼圖
4.1 造型拼圖
4.1.1 數字、字母與漢字
4.1.2 平面造型圖
4.2 “傷腦筋十二塊”與“七巧板”
4.2.1 七巧板
4.2.2 “傷腦筋十二塊”與“七巧板”的智力拼圖比較
第5章 幾何拼圖
5.1 變化的外框
5.2 大拼板及大圖案
5.2.1 拼板的大小和圖案的大小
5.2.2 用IG拼板拼出3G拼板圖形
5.2.3 3G大圖案
……
第三篇 手集
第四篇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