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態補償理論與實踐研究》是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技援項目國家流域生態補償技術導則研究(TA7217-1)研究報告基礎上整理形成。本研究旨在運用系統的理論、方法和典型區試點示范相結合的研究思路,通過廣泛收集整理國際上有關流域生態補償的項目和其他環境政策手段的資料,突破流域生態補償的關鍵問題,側重開展典型區域的試點研究。研究提出中國流域生態補償技術導則框架,為各地區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提供技術指導,以解決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和經濟發展的挑戰,并幫助國內外相關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府在流域管理方面的作用,將有益經驗向國際推廣。
1 國外流域生態補償實踐經驗分析與借鑒
1.1 文獻綜述
1.2 國外生態補償原則
1.3 國外開展生態補償的背景
1.4 國際上生態補償方案的關鍵環節
1.5 典型國際案例
1.6 新技術在生態補償領域的應用
2 中國流域生態補償政策依據與進展
2.1 政策和法規基礎
2.2 相關研究基礎
2.3 實踐進展
3 流域生態補償專題研究
3.1 流域生態補償主客體界定
3.2 流域生態補償的標準核算方法
3.3 流域生態補償財政政策
3.4 流域生態補償的實施機制
4 中國流域生態補償技術導則框架設計
4.1 流域生態補償的概念
4.2 流域生態補償的法律與政策背景
4.3 流域生態補償標準確定依據和相關測算
4.4 流域生態補償方式
4.5 流域生態補償的財政機制安排
4.6 流域生態補償效果的監測與評估
4.7 流域生態補償的實施機制
5 跨省與省內流域生態補償案例研究
5.1 跨省流域:東江流域生態補償初步方案
5.2 省內流域:完善九龍江流域生態補償的相關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