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絡輿情報告與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度)》從主體、客體、本體和輿情空間的角度來界定“教育網絡輿情”的概念,揭示了掃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教育網絡輿情表現出的一些新的特點。在研究過程中運用第三方軟件進行了了多達2000萬條信息的抓取和分析,較為全面地梳理了當前教育網絡輿情事件各方面的一些問題,結合案例分析教育輿情事件相關各方在應對處理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并就下一步的具體工作提出對策建議。
陳華棟、張水晶、李敏妍著的《教育網絡輿情報告與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度)》適合教育網絡輿情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閱讀和參考。
陳華棟、張水晶、李敏妍著的《教育網絡輿情報告與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度)》以2013年3月~11月媒體報道的教育信息、5月~11月微博發布的教育信息為研究對象,借助第三方搜索軟件進行抓取。其中,3月~11月媒體報道教育輿情事件共計442萬余條,5月~11月共檢測到微博教育信息19169.7萬余條,范圍既涉及高等教育,又涵蓋了基礎教育;既研究了上海地區,又包括了全國其他省市。考察這些教育輿情事件的概況,有助于我們系統地理解和把握教育輿情。
導言
第一篇 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事件及特點分析報告
第一章 教育網絡輿情及特點分析
一、教育網絡輿情的相關界定
(一)主體
(二)客體
(三)本體
(四)輿情空間
二、教育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
(一)網絡的開放性與主體的隱匿性
(二)客體的特殊性
(三)傳播的即時性與互動性
三、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概述
(一)時間分布解析
(二)地域分布解析 導言
第一篇 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事件及特點分析報告
第一章 教育網絡輿情及特點分析
一、教育網絡輿情的相關界定
(一)主體
(二)客體
(三)本體
(四)輿情空間
二、教育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
(一)網絡的開放性與主體的隱匿性
(二)客體的特殊性
(三)傳播的即時性與互動性
三、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概述
(一)時間分布解析
(二)地域分布解析
(三)事件類型解析
(四)輿情來源渠道解析
四、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時間和主題演變規律分析
(一)教育網絡輿情時間演變的大致規律
(二)教育網絡輿情主題演變的大致規律
五、教育網絡輿情安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一)對教育網絡輿情的界定與選擇需要進行定性化操作
(二)教育網絡輿情分析指標應因傳播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要加強對教育網絡輿情安全程度的評估
第二章 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應對現狀分析
一、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應對策略及效果分析
(一)緊抓網絡參與特點:身份認同PK參與其中
(二)遵循網絡傳播模式:沉默的螺旋PK隱形引導
(三)尋找網絡輿情發展規律:分析周期PK設置預案
(四)利用自媒體工具:病毒式傳播PK議程設置
(五)柔化網絡輿情后續效應:蝴蝶效應PK冷處理
二、2013年度教育網絡輿情事件應對不足分析
(一)主管部門失位現象嚴重
(二)教育機構管理技能不足
(三)輿情主體網絡素養有待提高
三、小結
第三章 教育網絡輿情的應對建議與思考
一、注重教育網絡輿情危機的過程管理
(一)健全教育網絡輿情危機治理流程
(二)積極借力“網絡意見領袖”
二、加強教育網絡輿情危機的意識教育與自律教育
(一)大力培養科學的網絡危機意識
(二)積極提升網民的自律意識
三、加強教育網絡輿情危機的輿情研判與輿論引導
(一)加強網絡輿情監測與研究
(二)積極開展網絡輿論引導
四、加強教育網絡輿情危機治理的綜合保障
(一)健全網絡管理法律法規
(二)建立社會力量的參與協作機制
第二篇 2013年教育網絡輿情典型案例分析
“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自費”改革
上海“問題校服”事件
湖北老河口小學生踩踏事件
廣東白云學院組建“網絡紅軍”監控學生微博
重慶工商大學老師高唱國歌罷課
王恩哥任職,北大校長
北大賣豬肉校友回校講創業:我給母校丟了臉
復旦大學投毒案
史上最難就業年引熱議
武漢大學28歲正教授
湖北鐘祥第三中學藝體高考舞弊
華師大女生減肥不刷卡獲學校人文關懷
韓亞航空失事3名中國學生身亡,海外游學引熱議
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教師節擬改期
江西高中生因手機被收走刺死班主任
甘肅一初中生發帖涉嫌造謠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