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的終結 歐債危機應對研究領域的補充之作 孫海霞 徐佳 著
定 價:¥68
中 教 價:¥40.80 (6.00折)
庫 存 數: 18
本書作者在歐債危機研究領域已有逾十年的學術積累,在歐洲維也納大學交流訪問經歷和中國證監會金融危機應對小組的工作經歷使其對歐債危機具備了獨特的分析視角和切實的洞察認識。本書為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積累,以歐元區制度反思與創新為切入點,綜合運用理論和實證分析方法,沿著歐元區制度體系制度缺陷制度創新深化經濟一體化改革對經濟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啟示的思路,在系統闡述歐元單一貨幣區制度體系和缺陷的基礎上,對歐盟推出的制度創新進行深度剖析,深入探究歐元區制度缺陷以及危機誘發機制間的復雜關系,系統、全面總結歐債危機爆發后歐元區制度反思與完善,并提煉出對我國的啟示與建議,是歐債危機應對研究領域的補充之作,在國內歐債危機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全書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導致歐債危機的制度問題。第二章比較了歐元區制度設計框架與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差異。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了歐元區財政制度的缺陷以及歐洲各國的債務應對制度。第五、六、七章分別對歐元區財政制度、區域性合作機制和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反思。第八章為總結和啟示并為我國應對相關金融危機提出建議。
經濟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解決經濟問題時難以進行事前的實驗,我們無法復制經濟危機的環境與爆發點,但可將歷次經濟危機看作天然的經濟學實驗,每次經濟危機都有其導火索、演進邏輯和根本原因,因此人類應對每次發生過的經濟危機進行深刻反思和認真總結,從而在下一次危機來臨時盡可能地減少應對失誤,降低危機的破壞性。
孫海霞,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聯合培養金融學博士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交流博士。曾就職于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小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發部、中國證監會國際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基金、全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6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5項。在《經濟學季刊》《新華文摘》《經濟學動態》《歐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開放戰略研究》等專著3部。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危機、金融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
徐佳,經濟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金融系主任。20182019年于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經濟學家,負責發展調研部國內外宏觀經濟分析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和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建設等。在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Economics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和《上海經濟研究》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研究領域為應用宏觀經濟學和國際金融。
第一章歐債危機原因第一節歐債危機的爆發第二節歐債危機爆發的制度分析本章小結第二章歐元區現有制度體系第一節歐元區現有制度體系框架第二節歐元區現有制度體系與最優貨幣區標準的理論和實證比較本章小結第三章歐元區財政制度第一節歐元區財政制度缺陷與危機動態誘發機制第二節歐元區財政制度反思與改革第三節歐洲央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本章小結第四章歐元區金融制度第一節歐元區金融制度缺陷第二節歐洲銀行業聯盟的建立與挑戰第三節英國脫歐對歐盟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沖擊本章小節第五章歐元區區域性合作機制第一節區域性合作與危機誘發機制第二節區域性合作機制的完善本章小結第六章歐元區債務危機應對制度第一節危機應對制度的有效性檢驗第二節非對稱產出沖擊對主權違約的影響第三節代表性國家債務可持續的實證分析第四節歐債危機應對制度反思本章小結第七章歐元區經濟發展模式反思第一節歐元區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容與弊端第二節英國脫歐對歐元區經濟發展模式的挑戰第三節歐元區經濟發展模式改革本章小結第八章歐元區現有制度的啟示與建議主要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