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中美“注定要共存”?? 如何看待中美雙邊競爭狀態?? 哪些因素會影響發生戰爭的概率?? 跨越陷阱的方法隱匿在何處?? “修昔底德陷阱”對21世紀的世界有哪些現實意義?…………作為海內外決策層和廣大公眾理解中美關系時廣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秩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在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的對話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關系和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崛起、美國外交政策、美蘇關系、全球地緣政治、核武器、朝鮮問題、新冠疫情及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全面、系統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競爭的看法;深入而透徹地分析了中美雙方實力的變化,以及發生戰爭的風險;坦誠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議。艾利森認為“識別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對中美兩國來說,只有保持克制、理性的態度,規避戰略誤判,管控競爭,加強協調、對話與合作,才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進而促進競合關系。
從“陷入”到“跨越”,21世紀中國與世界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做出全新判斷。
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茖W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創始院長,他在哈佛大學任教已有50年。直至2017年,艾莉森教授擔任貝爾弗中心主任,該中心被評為全球"第一大學附屬智庫"。里根總統時期,他曾任國防部長的特別顧問。之后,他在克林頓政府的擔任助理國防部長。艾利森教授是美國國防部多任部長的國防政策委員會成員。他曾擔任國務卿、國防部長和中央情報局局長的顧問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