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從話題上來說: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2023年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全面鋪開的第3年,加快發展新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在2023年的兩會上,“新能源”延續上年的火熱,繼續成為政策、資本和產業的關注焦點。另一方面,從中國經濟實際來看: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放眼國際,占領新能源高地,對于國家安全、戰略領先優勢、搶占科技制高點意義重大;立足國內,中國能源稟賦強,新能源市場規模大、產量鏈足夠長、有“雙碳”等政策支持、在技術上相對領先,因此新能源相關的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最具爆發力、市場前景廣闊、可持續發展的領域,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那么,新能源為何成為新一輪增長機遇?我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重要細分賽道?有哪些前沿技術創新、新材料?面臨哪些新挑戰?有什么投資新機遇?如何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該書立足宏觀,聚焦實體產業、前沿技術,前瞻未來趨勢,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從能源行業歷次變革與國際競爭格局角度探究了新能源的革命性意義,以及當前大力發展新能源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價值;其次,講述了綠色交通(包含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動力電池、新能源智能駕駛、新能源充換電站),綠色能源(包含新能源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綠色商業機遇(包含碳足跡、碳交易、碳捕捉和利用、能源數字化)等重點領域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問題與挑戰、發展前景、投資機遇等。
任澤平,先后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兼任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首都金融智庫專家,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兼職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曾參與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在《人民日報》《經濟研究》等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出版專著和譯著《宏觀經濟結構研究》《從奇跡到成熟:韓國轉型經驗》《大勢研判:經濟、政策與資本市場》《房地產周期》《新周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實戰》《全球房地產》《新基建》等書。王一淥,澤平宏觀研究員、科技研究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