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關系研究:基于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理論
定 價:¥89
中 教 價:¥53.40 (6.00折)
庫 存 數: 2
本研究是理論經濟學下的一個課題。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矛盾,我們以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相關理論為基點,構建了一個以信息費用協商費用產權交易為核心的三維經濟分析框架,采用經濟解釋、數理邏輯推導、基于Netlogo平臺的計算機仿真技術等三種方法來獲得相關理論假說。環境資源產權制度影響環境需求曲線的參數,明晰環境資源產權有利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轉折點的盡快到來。我們在NETLOGO平臺上做了兩個計算機仿真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一是轉讓權在產權結構中很重要,導致企業衰落的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缺乏產權流動性;二是在協調企業成長和環境保護上,排污權交易比排污收費有更好的結果。我們對環保部門與地方政府關系進行了重構:一類是契約型政府,另一類是非契約型政府。同時對環境資源產權司法裁決體系進行了重構。
劉寧杰,廣西財經學院教授,廣西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廣西財稅科學應用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場統計學會常務理事,廣西財政廳績效評價專家,省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負責人,省級重點實驗室ERP實驗中心主任,省級精品課《管理學》課程負責人。曾任廣西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廣西財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黨委書記。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項,省級課題5項。專著2部,主編教材5部,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SCI、EI、ISTP檢索8篇),兩次獲得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
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關系研究:基于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理論>>><<<目錄第一章緒論11研究意義12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理論綜述13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思路
第二章經濟增長理論綜述21經濟增長的一般理論22經濟增長理論:基于信息費用和協商費用的視角23新的經濟增長理論框架(模型)
第三章產權及其交易的邏輯及規律31產權概念32三種產權狀態的初步解釋33信息費用視角之下的產權狀態34私有產權的形成:一個基于Agent的計算機仿真實驗35私有產權的形成:案例分析36產權交易的一般理論37提高產權流動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一個理論模型38案例分析:產權交易的威力以國有企業為例
第四章環境資源產權交易對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良性互動的影響研究41邏輯關系4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存在性證明43不存在技術進步情況下的環境庫茨涅茨曲線存在性證明44基于Agent的EKC存在性證明以及環境資源產權可交易性對EKC頂點的影響在Netlogo平臺上進行的仿真實驗45排污權交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一個基于Netlogo的計算機仿真實驗46基于Agent的計算機仿真實驗:排污標準與排污權交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對比研究47基于Agent的計算機仿真實驗:排污收費與排污權交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對比研究
第五章產權界定與交易制度設計51大氣環境資源產權界定與交易設計52河流環境資源產權界定與交易設計53非點源污染的環境資源產權界定與交易設計
第六章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的基礎與制度保障61實施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的基礎條件62環保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重構63環境產權司法裁決體系之重構64基于降低交易費用的排污制度安排:政府的作用與邊界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71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關系研究的邏輯起點和思路72經濟增長的若干結論73關于產權的若干結論74關于環境資源產權交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若干結論75關于環境資源產權界定與交易制度的若干研究結論76環境資源產權交易的基礎條件和保障政策研究結論77最后的陳述78研究不足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