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李定國先生即將面世的新書《樂壇春秋》中的若干篇章及先前已
出版的《樂聲傳奇》一書后,很是感動,也很受教育。雖然我從事音樂創
作已有一個多甲子,但過去對許多前輩音樂家只是懷著一種崇敬的情感,
并不十分了解他們的坎坷藝術經歷和人生過往。在閱讀了這兩本通俗易懂
又引人入勝的音樂人物傳記后,眼界大開。
在當年祖國遭到侵略、人民蒙受苦難的年代,以聶耳、冼星海和呂驥、
賀綠汀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音樂家,將音樂和歌聲當作武器,來喚醒、激
勵億萬中國軍民投身偉大的抗日洪流。以后,他們又跋山涉水奔赴延安,
用音樂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催生、迎接新中國的誕生。當今我們聽到的許
多催人奮進的經典歌曲及歌劇樂曲,都是他們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
一百多年前,以蕭友梅、黃自為代表的一批有著熾熱家國情懷的中華
赤子,他們懷揣著報國之志,又高瞻遠矚地意識到了音樂對祖國和人民的
重要作用,于是從海外學成歸國后,便創辦了中國的音樂院校,并開啟了
洋為中用的中國新音樂創作之路。作為中國近代音樂的開拓者,他們的音
樂理念都是根植于自己國家民族音樂沃土的 ;同時又向后人積極傳授西方
科學先進的音樂理論、技術。無疑,當今中國音樂的發展和繁榮,包括在
音樂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源于這些前輩音樂大家的畢生付出。
李定國先生的文筆質樸流暢,語言清新脫俗,讀來有一種拉家常式的
親切感。他的文章深入淺出、旁征博引,信息量極大,給人如沐春風、欲
罷不能的感覺。文中的人物鮮活生動,仿佛就在眼前。書中所搶救的許多
瀕臨失傳的音樂史料,既翔實又可靠。
在《樂壇春秋》中,作者寫到了我的恩師丁善德教授一些藝術創作的
重要片段,讀來非常親切,似乎我們師生又在對話。在讀到黃自、譚抒真
先生對中國音樂的重大貢獻時,更是感慨萬千。他們的藝德人品就是我們
當今樂人極需學習的楷模。
無論是來自延安的革命音樂家,還是音樂學府里的學者大師,雖然他
們音樂創作的理念、作風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就是
“愛國愛民”。他們深知 :音樂作品只有使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才能達到鼓
舞人民、打擊敵人的社會作用。
我和李定國先生是相識相交很多年的忘年交。他雖不是音樂專業出生,
卻能三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堅持初衷。這種精神本身就已難能可貴,
其辛勤的筆耕,如同積流成河、聚沙成塔,終結集成一套音樂名家傳記,
內容幾乎涵蓋了中國近現代音樂發展的進程。詳盡的訪談和史料,揭秘了
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奠基幕后。還有革命音樂的血火春秋,中國原創歌曲的
譜寫與流傳,經典作品與音樂院團的誕生及始末。林林總總,勾勒出一幅
雄渾壯闊的音樂歷史畫卷。閱讀這樣的書籍,既可了解到中國音樂歷史,
又無意中增長了音樂知識,對提高國人的文化素養大有益處。據悉,李定
國的音樂人物三部曲之三的《樂人往事》一書,也已投入創作中。在此,
我希望他能在自己選擇的寫作之路上不斷前行,為中國樂壇留下更多的
風景。
中國的百年音樂史,其實就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我們不能忘
卻無數前輩音樂家在艱難的歲月里,為中國近代音樂的開創與發展所作出
過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始終認為 :音樂就是人的情感表達,而音樂作品
又是打開人們心靈窗戶的一把鑰匙。因此,我們的音樂創作一定要扎根生
活、緊貼歲月脈搏,才有可能創作出人民群眾認可歡迎的作品。我想 :為
時代高歌,替人民吶喊,應該是中國音樂人永遠的使命。
何占豪
2023年3月1日
黃自 :中國音樂創作的先驅和引領者 ……………………………… 1
馬思聰 :并未遠去的琴聲 ………………………………………… 15
譚抒真 :中國的一代小提琴藝術宗師 …………………………… 40
丁善德 :為中國的音樂事業窮盡其生 …………………………… 66
斯義桂 :中國歌壇的驕傲 ………………………………………… 87
周小燕 :中國之鶯在枝頭鳴唱 …………………………………… 93
黃貽鈞 :中國交響樂指揮第一人 ………………………………… 121
李德倫 :此生不負指揮情 ………………………………………… 153
李劫夫 :自學成才的旋律大師 …………………………………… 196
瞿維、寄明 :從延安魯藝走來的樂壇伉儷 ……………………… 218
陳歌辛 :一代“歌仙”與“上海老歌”……………………………251
傅庚辰 :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作曲家 …………………………… 267
馬革順 :中國合唱事業的奠基人 ………………………………… 282
朱踐耳 :唱支山歌給黨聽 ………………………………………… 317
黃準 :為創作電影音樂傾注一生 ………………………………… 344
李光羲 :在歌劇藝術的長河里 …………………………………… 369
金鐵霖 :高擎起中國民族聲樂大旗 ……………………………… 385
何占豪與交響南音《陳三五娘》…………………………………… 403
許光毅、許國屏的父子“國樂情”………………………………… 415
昔日的上海民族樂團………………………………………………… 435
難忘曾經輝煌的上海合唱團………………………………………… 452
上海最早的輕音樂團的由來………………………………………… 468
附錄 :樂評十則 …………………………………………………… 470
旋律是音樂的生命 ……………………………………………………470
人民是音樂的真正評判者……………………………………………471
為“戴你唱歌”點贊 …………………………………………… …473
“民族唱法”切莫入誤區 ………………………………………… 474
歌唱應是一種狀態 ……………………………………………… 475
“上海老歌”是座金礦 …………………………………………… 476
央視音樂頻道也該“變臉”……………………………………… 477
“新民樂”有形式還要有作品 ……………………………………478
新春聞樂斷想 ………………………………………………………479
向谷建芬致敬 ………………………………………………………480
后記…………………………………………………………………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