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試圖以自己為個體感受去記錄一個東北工業城市的世界, 然后用一種即時性的敘事方法描述這些實用性的景觀, 據此闡釋這個城市的精神。對于現代城市分析而言, 流動、陌生、孤獨是常見的命題, 作者試圖突破固有理論, 以個體寫作實踐去應對那些不可預期、無所不在、不間斷地影響個體行為與心理狀態的城市景觀, 為未來留下一份中國當代本土視角的城市文本。
東北是一種方法,一種以具體和直接的方式理解中國現代化的方法。
我們所獲得的日常體驗是相似的,在這些相似的體驗中隱藏著中國現代精神的特點。所以,關于這個東北城市的寫作也是關于很多城市的寫作。因為這個城市的日常生活狀態也會在其他城市出現。
高密度的空間狀態是現代城市文明存在或擴張的前提,因為高密度能夠創造出低成本的視覺連接、聲音連接和情感連接,個體生存境遇有無限多的可能,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也充滿了無限多的可能。
我們更愿意分析那些直接進入日常生活的物質。一方面,這些物質維持了現代城市的理性、情感和審美的連續性;另一方面,它們也最大程度地改變了這個城市的日常景觀。
我們能否憑借虛擬的道德實踐力去判斷一個人的道德意識?由于不具備真正的實踐能力,很多道德意識轉變成了虛擬的高貴,或是轉瞬即逝的冷漠。
在這個世界中,自由、平等或獨立意志以具體的方式展示,或以抽象的方式聚集,然后在雙重意義上闡釋著現代精神。
這是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實踐寫作系列,因為當下是不斷變化的,每時每刻都是嶄新的,當下的空間狀態也是無限的,所以生活在當下就意味著生活在無限的可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