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有關戰爭的根本問題:大戰為何爆發?戰爭勝敗的原因是什么?自核時代以來,國家間的沖突行為遵循什么規律?奧根斯基和庫格勒通過嚴謹的實證研究,提出了權力轉移理論。該理論認為,當國際體系中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增長速度出現差異,體系將變得不穩定,導致戰爭爆發。戰爭的勝敗不僅取決于一國的實力,也取決于其政治體制動員資源的能力。在分析重大沖突的后果之后,作者認為國家增長是決定一國復蘇的關鍵因素。戰爭贏家的國家能力可能上升或下降,而戰爭的輸家將承受慘重的代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不到20年之后,輸家就會迅速恢復,各方將再度回到倘若戰爭沒有爆發的水平。最后,作者認為,核武器并沒有改變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核武庫并沒有根本改變國際關系,核對抗參與者的行為也不符合威懾理論的預期。
國關理論奠基作,四十余年長盛不衰
以權力轉移理論揭示
主導國與崛起國之間權力易位可能導致大戰爆發
全面探討大戰的起源、對結局的預測及其影響
【作者簡介】:肯尼思·奧根斯基,權力轉移理論的創始人,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教授,在美國紐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著有《戰爭的比價》《世界政治》《人口與世界權力》《政治發展的階段》等。1992年美國政治學協會授予奧根斯基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國際沖突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貢獻。
杰克·庫格勒,美國克萊蒙特研究大學教授,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專長是國際沖突和權力轉移,曾任美國國際研究學會主席、和平科學協會主席。著有《戰爭的比價》《權力轉移》《國家的表現》等。
【譯者簡介】:高望來,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獲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關系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安全研究,著有《大國談判謀略》(專著)、《核時代的戰略博弈》(專著)、《當代安全研究》(譯著),在《原子科學家公報》(SSCI)、《外交評論》《國際問題研究》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
譯者序:權力轉移理論的巔峰之作/Ⅰ
致謝/Ⅹ
導論/1
論權力/4
論規模與增長速度/6
論核武器/8
本書寫作框架/8
第一章原因、開端和預測:權力轉移/11
三種模型/12
三種模型的比較/18
準備驗證模型/23
力量對比模型的經驗驗證/40
小結/50
第二章大衛與歌利亞:預測國際戰爭的結局/57
權力指標:現有的衡量標準/59
政治發展指標的缺失/61
構建政治發展指標/63
衡量政府提取能力的指標/65
衡量國家能力的新標準/74
檢驗、假設和發現/75
小結/87
第三章大戰的代價:鳳凰涅因素/93
理論假設/94
確定國家能力或權力資源的指標/96
估算戰爭的結局/97
選擇檢驗案例/106
行為體/109
經驗假設/115
發現/116
鳳凰涅槃因素/124
小結/126
第四章核軍備競賽與威懾/133
威懾力量與威懾/135
檢驗威懾:危機的結果/142
檢驗相互威懾:核軍備競賽/158
小結/172
第五章結論/183
關于結構的說明/183
大戰的起源/185
預測戰爭的結果/187
鳳凰涅槃因素/189
威懾與軍備競賽/191
超越數據/194
附錄1政治發展指標/203
附錄2戰后美國援助/210
附錄3模型分析/211
參考文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