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態:初創企業如何打破硅谷模式實現跨越》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理論性圖書。作者桑德拉·施皮爾貝格用自己真實的創業故事作為例子,總結出在艱難創業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正向心理和新的思維方式,并作為一種經驗傳達給讀者,不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讀者,都將被這本書中的故事和理論經驗所吸引,并且有所獲益。
同時,《正向心態:初創企業如何打破硅谷模式實現跨越》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提倡打破固有的硅谷創業公式,用新的創業思維方式來應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視角獨特且新穎。
推薦序
桑德拉·施皮爾貝格(Sandra Shpilberg)是追尋者健康服務公司(Seeker Health)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在本書中,她為所有企業家指明了一條清晰的道路:解決真正的問題,取悅員工和客戶,維持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贏利能力。這個模式基于久經驗證的商業原則,簡單易懂,將會改變你的營商和生活方式。
施皮爾貝格讓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創業,看待擴大企業規模以及取得成功的方式。硅谷的創業模式是這樣的:各大投資人紛紛投資于以白人男性為主的創始人(2020 年,女性創始人獲得融資的占比從2.8%減少到2.3%),資金涌入尚未取得可持續業績的企業,美其名曰是為了打造獨角獸企業。可實際上,這種模式只對極少數的幸運兒奏效。因此,這個創業模式會誤導下一代企業家,也給了他們虛假的希望。而施皮爾貝格生動展示出這絕非唯一的成功之道。
世界需要創新企業家,這個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殷切,而施皮爾貝格樹立了成為創新企業家的重要典范。無論是在營商還是生活中,疫情都幫助許多人厘清了優先事項。如今,我們創辦的企業不但要刺激消費,更要實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重大問題。創業之路也是銳意創新之路,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最重大的影響。
在這本書里,你會切實了解到創業之路的現實情況。創業之路從來不是筆直的康莊大道,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最終結果。要邁向成功,過程總是比你預期或計劃的更加曲折。我在《創業的跌宕起伏:堅韌企業家的奧秘》(Startups and Downs: The Secrets of Resilient Entrepreneurs)這本書里也強調了這一點。
然而,大多數企業家起初并沒有想過真實的發展定律。他們會設定遠大的愿景,以為只要通過幾個(艱難的)步驟,就可以實現目標。其實,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行不通的。大筆融資或許會讓創業者心潮澎湃,卻未必能滿足企業當時真正的需要。要是急于求成,短期內或許看似成功了,卻會妨礙企業的長遠發展。
心理自助類圖書知名作家羅伯特·柯里爾(Robert Collier)說過:成功是日復一日的點滴努力的總和。要堅持不懈、有的放矢地采取行動,推動工作進程。只有反反復復地采取行動,才能實現愿景。
身為企業家,無論你目前在后退、前進還是轉型,都應該有恒心、有重點,清楚地知道什么需要關注,并持之以恒地投入專注力,這樣才能取得進步。失敗了不要緊,只要能充分吸取經驗教訓,失敗也是進步。要牢牢盯住目標,維持良好的勢頭,才能做出實際的業績。
這本書會讓你眼界大開并從中得到啟發,讓你心中的創業種子長出幼苗。相信你也能創辦一家具有影響力的公司,本書會教你怎樣去做。
莫娜·比喬爾(Mona Bijoor)
B2B 電子交易平臺 JOOR 創始人
興斯圈資本(Kings Circle Capital)合伙人
2021 年 5 月
作者:桑德拉.施皮爾貝格 ( Sandra Shpilberg )
-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和創業管理專業工商管理碩士;
- 曾在多家生物制藥公司擔任高管,是天使投資人和初創企業顧問;
- 創辦數字患者招募平臺追尋者健康服務公司 ( Seeker Health);
- 被《醫療營銷與媒體》(Medical Marketing & Media )評選為醫療保健變革 者40強;
- 《赫芬頓郵報》 ( Huffington Post )撰稿人;
- 其學術成果曾在《美國經濟學家》 ( American Economist)和《柳葉刀》(Lancet )上發表。
譯者:池明燁
翻譯作品眾多,其中有《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學 》、《思維模型:建立高品質思維的30種模型 》《量子營銷:引領未來的創新營銷法 》、《成為極簡主義者》、《信心是如何運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