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基礎》以嵌入式系統硬件以及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為重點,全面介紹嵌入式系統概況、ARM體系結構、ARM的指令系統、LPC2000系列ARM的硬件結構、基于源代碼開放的μC/OS-Ⅱ程序設計、嵌人式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嵌入式系統基礎》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體系中教與學互相脫離,以嵌入式系統的知識模塊與工程實訓項目相結合來驅動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對每個知識點采用了“項目開發實例”的方式來編寫,并通過Proteus軟件的電路仿真完成項目的電路設計。
《嵌入式系統基礎》利用學生學過單片機課程的條件,將LPC2000系列首先當成高級單片機來使用,使學生對嵌入式知識的學習有更好的連貫性;將μC/OS-Ⅱ的內核源代碼作為教學案例,講解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的實現機制和原理,同時將前面LPC2000系列無操作系統的項目通過μC/OS操作系統的任務來實現,使學生明白操作系統的特點。
第1章 嵌入式系統的概況
1.1 嵌入式系統的定義和組成
1.2 嵌入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
1.2.1 ARM體系的硬件架構
1.2.2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和哈佛體系結構
1.2.3 RISC體系結構
1.2.4 流水線技術
1.3 嵌入式操作系統
1.3.1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特點
1.3.2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選擇
1.3.3 實時操作系統
1.3.4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習題
第2章 ADS項目開發及AXD調試
2.1 ADS1.2 集成開發環境的安裝及使用
2.2 ADS項目及文件的建立
2.3 在工程中添加源文件
2.4 對工程進行編譯和連接
2.5 AXD調試器的使用
習題
第3章 ARM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
3.1 ARM微處理器的指令集概述
3.2 ARM指令的尋址方式
3.2.1 立即尋址
3.2.2 寄存器尋址
3.2.3 寄存器間接尋址
3.2.4 基址變址尋址
3.2.5 多寄存器尋址
3.2.6 相對尋址
3.2.7 堆棧尋址
3.2.8 塊拷貝尋址
3.3 ARM指令集
3.3.1 跳轉指令
3.3.2 數據處理指令
3.3.3 乘法指令與乘加指令
3.3.4 程序狀態寄存器訪問指令
3.3.5 加載/存儲指令
3.3.6 批量數據加載/存儲指令
3.3.7 數據交換指令
3.3.8 移位指令(操作)
3.3.9 協處理器指令
3.3.10 異常產生指令
3.3.11 ARM偽指令
3.4 ADS1.2 集成開發環境匯編語言項目實訓
3.4.1 ARM指令的立即尋址
3.4.2 ARM指令的寄存器尋址
3.4.3 ARM的寄存器偏移尋址
3.4.4 ARM的寄存器間接尋址
3.4.5 驗證ARM的基址變址尋址方式
3.4.6 驗證ARM的堆棧尋址方式
3.4.7 匯編加法運算
3.5 ARM的C語言程序設計
3.5.1 C語言的基礎知識
3.5.2 ADS1.2 的C程序設計
小結
習題
第4章 Proteus軟件簡介及應用
4.1 Proteus電路原理的設計
4.2 Proteus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
第5章 LPC2106嵌入式微處理器硬件結構
5.1 LPC2000系列簡介
5.2 通用輸入/輸出端口GPIO相關寄存器描述
5.3 GPIO相關控制寄存器
5.4 GPIO項目實例
5.4.1 LED燈閃爍Proteus電路設計
5.4.2 LPC2106 ADS項目的建立
5.4.3 LED燈閃爍流程圖、ADS項目主程序及Proteus電路仿真
……
第6章 基于μC/OS的程序開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