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情感之因、心智之根、自我之鏡、成長之階
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身認知運動是當代認知科學研究中的一種新的研究進路。具身認知理論在哲學、心理學以及認知科學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立場和研究綱領指導著身心關系問題的理論探討、實驗設計、結果解釋以及實踐應用。我們的心智、理性能力等都是具身的,這一觀點日益深入人心。同時,如火如荼的具身認知研究仍存在著一些有待深入探究的問題。要深入理解心智與身體之間的聯系,僅簡單地指出二者之間的緊密關聯還遠遠不夠。
《心智對話身體: 具身認知的內感受研究轉向》(以下簡稱《心智對話身體》)一書的作者張靜博士在具身認知研究領域進行過長期、深入的探索,她自碩士研究生階段開始就密切關注具身認知的相關研究,屬于國內較早關注并介紹具身認知理論研究,設計并開展具身認知實證研究的學者之一。張靜博士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學士學位、心理學的碩士學位和哲學的博士學位,這些學習經歷使得她既有哲學思辨的理論高度,又掌握實證研究的范式,還具備開展實驗的能力,能夠將哲學問題通過認知科學的方式付諸具體實驗中進行檢驗。這樣的經歷同樣使得她的著作能夠借助大量實驗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前沿成果,結合其本人及團隊在具身認知、多感官整合方面的實驗研究成果,全面地梳理具身認知的相關研究。
在對具身認知問題持續關注和研究的過程中,張靜博士敏銳地捕捉到了近年來學界對內感受問題的關注。有別于傳統外感受研究對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所產生影響的重視,內感受將關注點轉向了源自身體內部的信號。近年來的研究顯示,身體信號并非直接與認知系統相聯系,而是先轉化為體驗,然后再進入認知系統。這也意味著具身效應的產生并非簡單地模擬和復現身體部分的功能,內感受作為個體對自身身體狀態感知的一種重要能力,在身體信號與主觀感受的轉化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并且,對內感受的重視與詹姆斯(W. James)在《心理學原理》中對內臟感受重要性的強調是一脈相承的。
《心智對話身體》以獨特的視角,深入剖析了具身認知加工在心智與身體交織互動中的精妙細節,為學界提供了一份前瞻性的參考資料。有別于傳統研究對外感受的關注,作者的關注點轉向了源自身體內部如心跳、呼吸、內臟反應及內穩態等生理信號層面,從而深入揭示了具身認知觸發的自下而上價值遞歸自上而下價值迭代等回環往復式的復雜心腦機制,為人們展示了具身認知所表征的情感之因、心智之根和成長之階等本體性效用。本書對具身認知的內感受研究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回答心智與身體之間的聯系是如何形成的,生理反應與情緒反應和認知反應是如何以及在何種情形下發生相互作用的。
本書有助于讀者了解具身認知領域最新的前沿交叉性研究趨勢,感受心智與身體相互交織的深微細節,領略生理與情緒、情緒與認知、認知與意識、認知重評與心境重塑對情緒與身體的多階迭代性重構機制,進而基于現象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心智哲學的立體交匯來深刻把握心身對話、心腦互動和腦體互補之三位一體協同活動的本質特征與精神效應——自我的多層級生成、格式塔涌現、自我對話、自我重塑、自我實現及多元自我意象的自然性轉化與身體性外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