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立少量試點到發展模式的漸趨成熟,國家級新區成為我國追求國家治理現代化、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載體,尤其需要在“唯實”(即符合地方實際)與“圖新”(即深化改革)之間保持微妙平衡。作為對既有政策試驗區的經驗延續和模式深化,國家級新區的空間構成規模、功能使命定位和制度變革深度遠超開發區等早期新區,業已成為國家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地方治理架構運行中不容忽視的制度存量:國家級新區既要成為引領性的空間功能單元,更要以其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經驗反哺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建設,并帶來實質性的功能成效。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國家級新區由“政策理念”轉變為“政策現實”的建設過程,并以國家級新區空間-制度建構的內容過程及其影響作為主要關注點,借助ArcGIS Pro 2.5.2、Stata 16.0統計軟件、“政眼通”政策大數據分析服務系統等數據搜集分析工具,旨在探討“新區由何而來”“新區如何建構”“新區成效幾何”三個核心命題,以期對國家級新區空間-制度建構實踐的內在機理展開理論解釋。
于棋,男,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現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副教授,入選院校青年教師“強基”計劃,研究方向為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申請人在各學習階段均就讀于“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曾獲山東大學研究生校長獎學金(在校生最高獎)、國家獎學金(全額)等獎項。截止2022年10月,在《中國行政管理》《學術研究》等重要期刊公開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論文累計引用次數超過190余次,出版署名專著《鄰避治理:品質城市的建設策略與行動路徑》(擬于2023年1月,北大出版社)1本,參編《現代市政學》《古城更新:空間生產視角下的城市振興》等5部專著/教材,同時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等研究課題十余項,相關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青島市第三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科研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