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表情》通過對近年來發生在海淀的感人故事,進行梳理和深度創意,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生動地再現了海淀地區人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涌現出的代表人物和動人故事。為新形勢下探索傳播中國故事海淀篇走出了一條新路,也為研究區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傳播方法。
平凡的高度
梅花腿
心靈的天使
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
做“星星”的守護者
生命里有了援藏的經歷
張亞紅的幾個關鍵詞
海淀城管康曉峰
永不熄滅的“雙閃”
音樂人生
好人張喜忠
朱良玉:從小羊倌兒到人大代表
承諾
為京城抹上一道亮麗的彩虹
教育無痕
“安全衛士”邢皓
快樂的她給了世界太多感動
“華哥”熱愛的那些事
夕陽再晨,桑榆守望
用愛托起太陽的媽媽
《海淀表情》:
在304醫院,恩濟莊派出所的輔警、高寶來的徒弟何山動情地給我講述了告別儀式那天的情景。醫院200多米的通道兩側,整齊地站滿了民警、戰士、醫務人員和社區群眾。他們早早地來到這里,等待送別他們從心底里崇敬的人。靈車駛出醫院時,人們脫帽,敬禮,含淚相送;有人失聲痛哭。住院的病人也從各自的窗口探出頭來,送別這個好人。靈車緩緩西去。一路上,甘家口、玉淵潭、萬壽路、永定路,群眾肅立街頭,用崇敬的目光送別這個不凡的凡人。在八寶山殯儀館,北京市公安局和海淀公安分局的干部、民警代表整齊列隊,送別戰友高寶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貞潔的花朵/像一只靜臥的鳥/它不飛走/因為它作為花/只能在枝頭飛翔/……/它打開自己的愿望是那么熱烈/單純而熱情/一塵不染/它是否知道/犧牲已經開始/……/開放/這是誰也不能制止的愿望/從榮到枯/一生一句圣潔的遺言/一生一場精神的大雪/……這是詩人李琦描寫白菊的詩。高寶來生前去的最多的海淀區實驗小學門前,百余名學生手捧白菊,送別他們敬愛的高爺爺。在孩子們心里,高爺爺就是一枝圣潔的白菊,忠實守候在自己的枝頭,單純、熱情、一塵不染地綻放,從榮到枯……永恒標桿榜樣是精神的高度,心靈的標桿,更是魅力。榜樣具有偉大的傲岸之美,能夠產生無窮的能量。榜樣的風帆鼓動精神的大船,在思想的海洋里乘風破浪。
北京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附近,是高寶來兒時的家。20世紀60年代的北京,這里的一個小院兒住著兩戶人家。高寶來一家9口人住在小院的兩間平房里。
家里7個孩子,靠父親在鋼化玻璃廠做工維持生活。
高寶來是男孩中的老大,六七歲就學著幫家里干活兒。上學的假期和休息日,他爬上街邊的大槐樹,一粒粒地摘下槐樹豆,跑到很遠的供銷社去賣;他拿上父親從三河老家帶來的那把鐮刀,到地邊割草,賣到城邊養牲口的生產隊。當他把褲兜里零散的紙幣掏給母親的時候,母親撫摸著他滿是汗水的臉,心疼地掉淚。
在學校,盡管他是老師和同學眼中公認的好學生,不僅學習認真,還經常幫老師和同學做事,但是他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標桿——雷鋒。
高中畢業的學生鑒定表上,高寶來寫下這樣一段話:“雷鋒同志的事跡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當我每次回憶他的事跡時,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動的淚水。我要將這感動的淚水化為我終身向他學習的力量和決心。我非常熱愛雷鋒,也非常羨慕他那真正的人生。我常想:‘我要像他那樣,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人民……’”1976年,高寶來高中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南海艦隊汽車兵。在部隊的3年里,他學會了開車,又學會修車,從戰士到班長,又到代理排長。高寶來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一件事,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項任務,曾兩次受到部隊嘉獎。
1980年1月,高寶來轉業到北京市公安局,開始了他35年的警察生涯。
在市局治安系統,他負責危險物品管理、信訪和后勤。管財務裝備,收支賬目分厘不差;信訪接待,他經常收到群眾送的錦旗;到天安門廣場執勤,他身穿便衣,在地面5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絲不茍。
他對車輛的管理更極為用心。每天早晨,他都提著一大桶水,拎塊抹布,挨著個兒把每輛車都擦洗得干干凈凈。他比熟悉兒子還熟悉單位的每一輛汽車。
汽車行駛的公里①數、用油、保養情況,他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腦子里。不論哪個部門用車,他拿起鑰匙就走,根本不用他人操心。
那些年,有關同事們上班騎的自行車、摩托車修理的活兒幾乎都歸了高寶來。王偉未的一輛摩托車除了他自己騎以外,同事們也經常騎著出去辦公事兒。
一天,他沮喪地推著車從外面回來。原來,車燈被摔壞了。他把車送到修理廠,而人家說修不了。高寶來迎上去看了看,說“交給我吧”。他買來配件,一會兒的工夫就修好了。他把車擦得干干凈凈地交到王偉未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