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日本著名刑法學家、社會活動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前校長西原春夫先生在華演講文集。
自2010年起,西原春夫先生先后在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及實務部門發表演講18篇,內容繼續圍繞刑法理論、中日關系、亞洲及人類未來等西原春夫先生近年來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的主軸展開,并鮮明體現了西原春夫先生一以貫之的和平與發展的人生旨歸。
本書第一部分著眼歷史流變中的中日關系,作者用歷史的、比較的、系統的方法,對中日關系及東亞發展作出梳理和展望;第二部分延續第一部分的主題和方法,增加微觀史內容,表達作者對中日置身其中的亞洲特別是東亞未來的關注;第三部分著眼中日學術交流,不但全景式描述了日本刑法乃至國際刑法的歷史與現狀,追憶了中日刑法學交流中中方的重要推手“北高南馬”(高銘暄、馬克昌),還敏銳地思考了對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發展帶來奇點臨近時法律學者的使命、在探求建立國際法秩序中思考的國際法的依據問題,表達了作者對亞洲、對人類當下及未來命運的深沉關切。
本書書名《奇點臨近》為2019年西原先生在北大法學院的演講題目。這部在華演講集不僅是了解西原春夫先生刑法觀的重要窗口,也是了解西原春夫先生亞洲觀、世界觀的重要媒介,對認識西原春夫先生這位日本著名刑法學家、中日刑事法交流的開創者和重要推動者、對華友好人士、面向未來的和平主義者具有獨特的意義。西原春夫先生在我社出版的《我的刑法研究》受到了讀者的廣泛好評,相信本書也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日〕西原春夫
----------------------------
西原春夫,
1928年生于東京都,1949年錄取早稻田大學第一法學部,1953年師從齊藤金作先生研究刑法,1962年以《間接正犯的理論》獲早稻田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67年升任早稻田大學教授,1982年至1990年就任早稻田大學第十二任校長。
譯校:
于改之,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著有《刑民分界論》(獨著)、《刑法與民法的對話》(譯著)、《刑法知識的更新與增長》(主編〉等學術著作十余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十余項。
上編
日本刑法學說史論綱
中日刑事法學術交流以及與馬克昌先生的友誼
授予高銘暄早稻田大學名譽博士推薦書
日本刑法與刑法學的現狀——以與社會生活變化的關聯為視角
刑罰論與行刑學的重要性
奇點臨近:迎面而來的技術變革與法學家的
課題國際法的存在與遵守義務的根據——作為探究刑法制定根據的一點成果
下編
將歷史作為重大潮流的見解——以帶動亞洲近代史的歐洲史觀為重點
世界的東亞及其中的中國和日本
從年號的視角看近代日本的過去與將來
中國有建設理想型社會的能力
后記 于改之